【父亲节】“雷达的爸爸”逢打风上山当值 难忘10号风球时抢修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每当台风来袭,天文台总会呼吁市民留在室内安全地方。不过,作为“天气资料守护者”的天文台雷达机械师刚刚相反,要“逆风而行”,冒着风雨上大帽山天气雷达站工作,确保雷达在重要关头顺利运作。“守护者”之一的高级雷达机械师(雷达及卫星气象)叶永成,果然遇到过令他难忘经历。2012年一次10号风球高挂之际,雷达因火警探测器短路而停止运作,他与同事冒着风雨抢修,令雷达尽快回复运作。一直坚持不懈,只因他视雷达站如小孩般对待,会牵肠挂肚,就如“雷达的爸爸”。

“波波”形状的外壳是雷达天线的保护罩,令内里的雷达天线可全天候运作。(天文台影片截图)

在大帽山950米高处,有一个24小时运作、专门监测天气的雷达站,负责监测香港和邻近地区的天气,特别是雷暴、雨区的形成和发展等等。叶永成平时毋须在场当值,但当天文台悬挂3号风球开始,他和同事就要驱车上车,走进这个山巅禁区,看管雷达运作,直至落波为止。

他说,初时做这份工时,他和家人都有忧虑,“知道打风原来要当值,屋企人梗系有啲担心,而且仲要上山头野岭。佢(家人)担心我,调返转,我喺山上亦都担心屋企人。”除了要上山,有时也要下海,更要坐飞机周围飞。

当天文台发出3号风球起,叶永成和同事就要驱车上大帽山雷达站工作。(天文台影片截图)
强台风韦森特吹袭香港期间,奥海城附近的树木被吹倒。 ( Ms. Carly Tse 提供/天文台网页图片)

10号风球抢修雷达

2012年7月,强台风“韦森特”吹袭香港期间,10号飓风信号高挂,叶永成当然在山上当值,他至今难忘当日情况。原因是雷达站突然发出火警讯号,雷达停止运作。叶永成和同事发现原来是火警探测器短路,并非有火警。团队立刻冒著风雨抢修,重新启动雷达运作,过程中他们浑身湿透。“人生会遇到几多个10号风球?我能够在10号风球下为市民服务、抢修雷达,是非常深刻的印象。”

人生会遇到几多个10号风球?我能够在10号风球下为市民服务、抢修雷达,是非常深刻的印象。
天文台高级雷达机械师叶永成
可以站在大帽山之巅看香港,会否是这份艰辛工作的补偿?(天文台影片截图)
叶永成曾于2012年十号飓风信号高挂期间冒雨抢修雷达,形容经验难忘。(天文台影片截图)

雷达运作时如微波炉 不能进入

叶永成形容自己是“天气资料守护者”,视雷达如自己骨肉。“我们对它牵肠挂肚,就好像我们要照顾小朋友一样,由无到有,之后要优化设备。再令它投入工作、正常运作。就如我的小朋友一样,由出世至供书教学、装备他,直至他出来社会工作。”

虽然雷达站看似吸引,但叶永成提醒,该地点原来是禁区范围,市民不能随便进入;而雷达运作期间,由于天线会转动,没有空间让人停留,加上雷达会发射强功率微波,内里就如微波炉,运作时不能进入。

雷达天线运作时会放出高功率微波,令内里如同微波炉,必须停止运作才可进入。(天文台影片截图)

有传鸡翼放进运作中的雷达站内,可以自动“叮”熟,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曾说,人进入也可能被煮熟,所以在开动时不能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