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港灯拟建液化天然气站 环团誓反对:海豚生境受破坏未必回归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中电及港灯申请在索罟群岛附近水域设置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今日(15日) 公开项目的环评报告。报告指,预计海洋哺乳类动物会暂时避开正在海上施工的地区,并会在这些活动停止后重回,江豚及海上鸟类生境损失属于可接受水平。
但有环团认为,海洋生物的生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确保牠们在工程后会否回归,又指水底打桩工程发出的噪音对江豚影响甚大,加上日后工程船、渔船等活动增加,令海豚听力敏感度大减。

报告显示,液化天然气站西面和北面有大量江豚出没。(中电提供)

环评报告指,预计海洋哺乳类动物会暂时避开正在海上施工的地区,并会在这些活动停止后重回。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学术顾问洪家耀认为,“要避开已是一个影响,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他举例说:“家中装修你都会避开,但是否代表对你没有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海洋保育副总监李美华表示,若海豚生境受到破坏,没有人能确保牠们在工程后必定回归,认为报告“太主观及乐观”。她又指,即使大屿山东北的大小磨刀洲海域划为海岸公园,以补偿兴建港珠澳大桥对海豚的影响,但中华白海豚在工程后每年只发现1至2条,相信频繁的船只活动,将带来更多噪音污染,对声音十分敏感、较害羞的江豚影响更大。

WWF强烈反对中电及港灯于大屿山南部索罟群岛邻近水域建设海上液化天然 气接收站的建议,认为计划并无必要。(资料图片)

为了建造及维护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及建造连接至龙鼓滩发电厂和南丫发电厂的海底天然气管道,需进行挖泥量超过50万立方米的挖泥作业。环评报告指,打桩工程所产生的声音,会影响海洋生态资源特别是海洋哺乳类动物,但在采用各项建议的缓解措施后,包括采用有减音系统的油压锤、使用气泡幕帘、避免在江豚出没高峰期(12月至5月)进行水底撞击式打桩、避免在夜间进行水底撞击式打桩、采用逐步增加的水底撞击式打桩法,以及严紧监控海洋哺乳类动物管制区,因此将不会对这些动物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环团:工程噪音令海洋生物听力敏感度下降

WWF强烈反对中电及港灯于大屿山南部索罟群岛邻近水域建设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议。该会指出,水底打桩工程发出的噪音,尤其是撞击式打桩(锤击式),会严重影响海豚的发声及回声定位能力,其他海洋生物如鱼类亦会因气压、体内感官组织受伤及听力敏感度下降而受影响。

根据 WWF 于去年发表的海底声音研究,索罟群岛是中华白海豚和江豚的主要栖息地,全年均录得牠们出没的数据,质疑环评报告未有进行任何声音传播评估及研究,有可能严重低估打桩噪音对声音敏感的江豚的影响。WWF又指,繁忙的海上交通加上打桩造成的噪音,会影响鲸豚觅食,增加牠们的压力及撞船风险。去年12月9日至今年6月7日期间,本港水域共录得24条江豚死亡个案,大部分身体都有严重伤痕,疑似被船只撞击造成。

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指,不会反对有关工程,毕竟规模较小,但采用较安静的油压锤也会产生噪音,江豚对人类及船只活动敏感,“在高峰期进行一定会吓走牠们”,就如港珠澳大桥工程香港段也采用这种“较理想的打桩方式”,但打桩期间未见中华白海豚在这通道经过,希望工程不要在江豚出没高峰期进行。

环评报告指,评估区内发现在香港出没江豚和中华白海豚。(资料图片 / 吴钟坤)

接收站排出冷却海水令水温下降至少9度

WWF指出,索罟群岛是具商业价值的鱼类产卵及育苗场所,相信接收站所排出的冷却海水,将令水温下降至少摄氏9度,令附近的底栖生态受水温骤降冲击;又指报告只进行极为简单的水质模拟分析,未能全面预测水温的变化,如寒冷季节及没有明显潮汐涨退的日子。大量海水被抽入系统,以暖化液态天然气,令大型生物被吸附于吸水口的隔屏上,而较细小的生物如鱼类和其苗、卵则会被抽吸进气化系统而导致死亡。

李美华认为,永无止境的发展工程如挖泥、垃圾倾倒和基建发展,再加上污染问题,不仅威胁海豚和江豚的生存,更会破坏整个海洋生态,忧虑中电及港灯的计划会破坏当地生态,令海岸公园的保育作用名存实亡。

郑家泰又指,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选址的西北面是拟议的南大屿海岸公园,认为有关打桩工程会影响该海岸公园生态,也没有提及附近石鼓洲将兴建焚化炉,但报告没有做到累积性影响评估,“已经有一个工程影响,再加一个工程,会否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