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病因】咳声似“扯虾”非普通感冒 病人或染上百日咳?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流鼻水、咳嗽、打喷嚏及轻微发烧等病症,一般人可能以为是普通感冒,惟当服药仍未好转,久咳达数星期至2、3个月,患者可能患上“百日咳”。有医生指出,病人一般会以为患上感冒向普通科医生求医,拖延病情逾两至三星期后,才获转介至专科。若病情严重,病人有可能染上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癫痫等。百日咳可透过注射疫苗预防,惟疫苗效力维持约10年,之后需注射加强剂以免疫。

由于百日咳前期的病征与感冒相似,港怡医院呼吸系统科荣誉顾问医生温志坚表示,有不少病人会向普通科或家庭医生求诊,而一般诊所并无提供百日咳相关测试,病人通常拖延逾两至三星期才获转介至专科确诊。百日咳除了流鼻水、咳嗽、打喷嚏及轻微发烧外,咳嗽声会类似“扯虾”般,亦会有各种并发症。

成人患者当中10%会有肺炎,亦可能有尿失禁、睡眠困难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咳断”肋骨。至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人中,4个便有1个患肺炎,其他病征包括脑炎、肺炎、中耳炎、呼吸困难、脱水、抽筋等,患者需及早求医。

温志坚指出,不少百日咳病人因误以为自己患普通感冒,致拖延病情。(陈倩婷摄)

外游回港干咳一个月 始发现患上百日咳  服抗生素后好转

温志坚指出,香港以往较少百日咳的个案,但受到欧美地区反疫苗浪潮的影响,加上百日咳经飞沬传播,极易受感染,近年多了港人外游后染病的例子。温志坚分享近期有两名40多岁及65岁的女病人,分别在澳大利亚及美国逗留2至3个月后,出现干咳长达一个月,病人被诊断为气管敏感,但服食止咳及敏感药物无效,直至医生于病人鼻道抽取分泌物检验,才确诊为百日咳。两人获处方抗生素,服药一星期后好转。

百日咳个案近年有上升趋势 今年首4个月录39宗

回看过去10年本地百日咳个案,2009年全年共有15宗百日咳,至翌年更跌至5宗,为过去10年内最低,但感染宗数随后几年逐步攀升至2015年的50宗,至2016年略回落,去年掉头回升录得69宗,是10年内最高,而今年首4个月已录得39宗个案。

温志坚提到今年初本港有关于流感疫苗的讨论,他形容自然疗法采取“佛系”态度,“咩都唔做,自己制造抗体”,医学界普遍反对这个做法,不过他补充香港拒打疫苗的情况不算普及。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士无补打加强剂,染上百日咳的风险或会增加。(视觉中国图片)

疫苗效用约10年 之后宜接种加强剂保护

现时政府的“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有为儿童接种百日咳疫苗,疫苗分三次在婴儿2个月大、4个月大及6个月大时接种,至一岁半、小一及小六时会为儿童接种加强剂。由于疫苗需时一个月才能产生保护力,因此出生至3个月大的婴幼儿属染上百日咳的高危群组,温志坚指孕妇可以考虑在怀胎时接种疫苗,让婴儿出世首三个月能依靠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

另外,由于百日咳疫苗加强剂的保护效用只能持续约10年,温志坚指没有补打加强剂的中老年人士较易“中招”,而长期病患者、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医院内的职员亦属高危一族,应考虑接种加强剂以防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