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屎埔收地】推土机前画菜瓜 “贴地”艺术创作诉说马屎埔故事
就算失算也不能绝望!你会来看看这片可爱的马屎埔吗?
恒地于马屎埔的收地风波仍在翻腾。尊重私有产权的人会说,这是恒地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土地,收土合情合理;倡议农地农用、热爱耕作的人会说,发展商不应炒卖土地,囤积居奇。恒地于马屎埔收地,到底是合法,抑或是不义?一班年青人一直用创作为村民、农夫打气,村路上七彩的瓜菜绘画、铁丝网上索带小屋等,为收地阴霾下的马屎埔添上色彩,近月保安粗暴尝试收地,他们又代入大自然的各种事物,或以不同的身份,写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向恒地呐喊、提问,向收地保安呼叫,给巡守者安慰。
试想想,一天的衣食住行皆取自何方?
“李香兰”画作纪念老伯伯
“城乡共生艺术游学计划-在地创作@马屎埔”由港青创意艺术教育计划(YMCArts),计划与本地艺术家合作,加上团员一起,由2010年开始持续留守马屎埔村地上,透过在地创作,即呼应村内的环境、历史、村民,希望美化村内面貌,让更多人认识到马屎埔村的环境。
村口有一只绘在铁皮上的猫仙人,戴着笠帽,双目炯炯有神,盯着每个路过的途人。画作的原型是一位曾经住在这里的老人,独居,只有群猫为伴,用满满的爱互相照顾,年前仙游。原来那是由漫画家李香兰所画,为的就是纪念老伯伯,屋拆了,只留下铁皮上的猫留守此地。
青年在村路上画着瓜菜蔬果,告诉你这里有些甚么;已被收回的土地上立着一块又一块“私家重地 闲人免进”警告牌,青年用胶索带在围封的铁丝网上,织上彩色的屋,遮住那碍眼的木牌,直视“门”内,只余下“人”;村内老房子墙上画满了美丽的壁画,画上的故事对应屋内村民的故事。
站了几十年的我离不开家,因你们都明白,失去了家,没有了根,我便不再是保护你们的巨人。
团员Jade说初来的时候,这里满是铁丝网,一望无尽只有绿色,荒凉冰冷,她们希望为马屎埔村改变形象,但家书不是对抗,而是软性地,用艺术的方法一起讨论。Forrest说土地不是由人所拥有,而是由大自然拥有,利用土地赚钱是不正义,发展和保育并非对立,但不能发展过度,我们仍然需要一片净化心灵的净土。Jacky对收地感到无奈,认为村民只是为生存而抗争,最不想看到有人受伤,希望能够守得住这块地。
你们不离不舍的在我身旁,互相支撑着软弱的我。
农地不应“种金”
恒地在粉岭马屎埔村拥有大片土地,区家多年前曾租用其中一块农地,被恒地于1996年买下,及后拒绝收租。恒地于3月23日联同执达吏名义上收回该幅地,上月再多次派出保安粗暴清场收地不果,称这是“系好简单一个业主同租霸嘅问题”。区晞旻反驳,恒地才是地霸,拒绝收租并用金钱霸着土地,强调农地应该农用,而不是“种金”。
但生命和家园不是商品,请停止售卖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