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围吕明才小学“小飞鱼”泳赛横扫十金 后备学员苦练终成正选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培育一队“小飞鱼”,在沙田区小学校际游泳比赛中横扫十金两银的佳绩。在一片掌声背后,这些“小飞鱼”在课余时间下了不少苦功,体能负荷太大,曾累得忍不住潜在水底落泪。操练虽苦,有学员曾沦为“后备”,练习时与他人的距离永远有百米之遥,但透过努力及毅力,终成为“正选”,更与另外三名学员在4 × 50米自由接力赛上破了全港纪录。

4名六年级男生在沙田区小学校际游泳比赛的4 × 50米自由接力赛上破了全港纪录,当中文博(左一)进步最大。(劳敏仪摄)

每周习泳6日,每日平均训练2至2.5小时,还要应付课业、课后活动等,但努力过后亦有回报,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这队“小飞鱼”,在2017至2018年度沙田区小学校际游泳比赛获得十金两银的佳绩,当中男子甲组在4 × 50米自由接力决赛更以1分55秒99的速度破了全港纪录。

破纪录之路由后备开始 曾想放弃

“成功非侥幸”,这句说话对于队员之一的6年级生李文博,有深刻体会。在乙组时只能做“后备”的他,练习时总落后其他队员100米,坦言当时“好唔想游水,想放弃”,但妈妈分析指,已用了3年时间练习游泳,突然半途而废,长大后会后悔,故他下决心找方法突破,改善自己的不足。

除了参与日常训练,文博在放学后还要用30分钟训练体能,例如跑步、做引体上升,坚持了一年,终于在甲组以“正选”身份出赛。他直言,“努力过后达成目标,好有成功感”。

这班“小飞鱼”在比赛中横扫十金两银的佳绩,掌声背后付出不少努力。昊轩(中)4年级时,曾因玩滑板而断手。(劳敏仪摄)

有队员曾因玩滑板而断手 一度挫败奋斗道路非一帆风顺,另一名队员蔡昊轩也曾经历一段“黑暗时期”。在4年级时因玩滑板而“断手”,昊轩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才康复,期间暂停游泳训练,直言当时好挫败,“越来越肥”,增磅了3、4公斤,因腹肌变成小肚腩,被教练直呼“肥仔”。幸好在家人及教练鼓励下,他重返泳池,六块腹肌也回来了,并分享“游得快”秘诀:“唔关身体结构事,做运动员嘅意志坚定啲,冇咁易放弃,帮我哋越游越快”。

在他心中,一直紧记学校教导“Talent × Effort = Skill. Skill × Effort = Achievement. (天份×努力=技巧。技巧×努力=成就)”,明白得到今天的成绩,“努力”是十分重要。

薛凤鸣校长相信,每一个孩子头上都有一片天,在兴趣中也能建立自信。(劳敏仪摄)

泳队凭游泳成绩可入读心仪学校

这班“小飞鱼”部分成员今年9月将升读中一,虽然自评学业成绩“一般”,但预计很大机会能凭游泳成绩入读心仪学校。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校长薛凤鸣表示,要培育下一代,先要认识及令其认识自己的长处,并预备平台及机会让他们发挥,“读书及兴趣未必一定能平衡,如能在游泳找到自信及强项,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即使成绩不好,也可以培育兴趣”。她相信“每一个孩子头上都有一片天”,如能发挥所长,也能成为好有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