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新登记人数达樽颈 政府拟推懒人包宣传 目标两年翻倍
生前思死后,器官捐赠遗大爱。港府设立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近8年,累积登记人数约20万人,新登记人数却无甚起色。港府近日成立委员会研究加强推广器官捐赠,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目标是2年内推动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册人数翻一倍,达到40万人,预料今年第二或第三季会推出首轮大型宣传活动,包括懒人包及宣传片等。
香港去年共有129宗死后捐赠器官个案,但截止2015年底,等待器官和组织移植的病人超过2400人。不少轮候肝、肺或心的病人,未等到合适的器官已离世,反映器官捐赠数字远远追不上需求。
政府近期新成立器官捐赠推广委员会,4月26日召开了首次会议。担任委员会主席的陈肇始表示,该会将制订宣传策略,联同不同组织,包括非牟利机构、学校、医生等推广器官捐赠,料每年开会两次。她指出,现时中央器官登记名册有20万人,“相对整体人口不算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足10%人口登记捐器官
陈肇始解释,卫生署参考外国的器官捐赠情况,相信本港仅不足10%人口登记捐赠器官,数字“低了一点”。她指,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增加登记册人数,期望2年内登记册人数由现时20万人增至40万人,并定下长远目标,希望登记数字每年同比增长起码10%,“每年增长10%,目标也是fair(合理)。有信心做到,但要各界支持。”
她又透露,委员会收集了不同群组的意见,目标是令市民更“就手”、更容易(more accessible)接触器官捐赠讯息及加入中央捐赠名册,会构思运用社交媒体,制作宣传片及“懒人包”等。她提到,医学界认为推广器官捐赠可由细做起,前提是不能勉强别人捐器官,反而需要培养感恩的心。至于地区人士、非牟利团体等就建议,可在机构推广生命教育,若提及后事预备,也可涵盖器官捐赠事宜。委员会今年底会检讨宣传成效。
翻查资料,政府2008年11月成立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册,其后每年新登记人数徘徊二万多人,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有19.9万人登记。事实上,本港愿意死后捐器官的人口比例有下降趋势。卫生署2015年的调查发现,52.6%受访市民愿意死后捐器官,较2013年同类调查的63.4%为低。
opt-out机制是“大件事” 需先咨询
去年9月,19岁求肺少女劳美兰等不到合适肺脏,留院约半个月辞世。事件其后引后社会讨论,加强器官捐赠的教育及改善政策,建议研究在港实施预设默许(opt-out)机制的可行性。opt-out机制是指当市民生前不反对,便直接当他愿意死后捐器官。陈肇始形容,opt-out机制对社会来说是“大件事”,需要广泛咨询,当局会先做调查,了触市民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