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顽皮好难教? 教大专家3招教你应对 不用扮好人、丑人
子女“百厌”时,父母一定要一个扮“好人”及一个做“丑人”?教育大学研究发现,父母应一致“枪口对外”,若父母在养育子女时能“站在同一战线”,儿童的社交能力会相对好,有关做法甚至对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即俗称“难凑”的儿童效果尤其显著。
有注册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是透过观察学习,如父母双方能有良好沟通,对子女的社交技巧有正面影响。
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在2014年至2015年5月期间,透过问卷及访谈形式,根据每区的住户入息中位数,将全港幼稚园分成两组,然后在每区邀请三间幼稚园参与研究,成功收集258名幼稚园低班(K2)及高班(K3)学生,以及其家长、班主任的数据。
在父母问卷方面,问题主要围绕教育孩子方面是否有足够沟通、家长与子女之间是否有良好互动等,部分内容包括“父母之间于教养孩子方面的沟通”及“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容易程度”等,当中后者便是用作分辨受访儿童的情绪稳定程度,即俗称的“易凑”及“难凑”。
在儿童访谈方面,研究人员则透过受访孩子分享的感受,了解其整体社交能力。
子女社交力较好 有利适应新环境
负责研究的副系主任林俊彬表示,调查结果发现,若父母双方的合作度强,能站在同一战线,并保持紧密沟通,子女的社交能力会相对较好。他表示,上述“父母共同养育”的做法,对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儿童,其朋辈接受程度、社交智力及整体社交能力的效果尤其显著。
林俊彬强调,社交能力能让儿童更快适应新环境,在儿童不同成长阶段均有改善空间,惟父母愈早采取措施,便能愈早见效。
应在子女面前讨论至达成共识
对于有说法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分别担当“好人”及“丑人”。林俊彬认为,方法不太可取,父母反而要在子女面前突显合作,例如在家庭成员之间出现不同意见时,不应全盘否认任何一方,应在子女面前透过讨论取得共识,“唔好逃避意见不同。”
而在表扬子女的时候,要突显父母之间的合作,例如要感谢伴侣的付出,以及透过“二手赞美”表扬子女行为。
在提升子女的社交能力方面,林俊彬给家长提出三大建议:
用言语表达对伴侣的欣赏,当中应包含赞美的详细描述,例如:“谢谢你带孩子去公园玩,让我有空间处理好公司的事情!”
当伴侣教育孩子时,透过言语及动作支持,例如:“(指向玩具箱)刚刚妈妈说了,玩完玩具要收好。”
“二手”赞美:当子女在附近的环境下,当面向伴侣赞美孩子做得好。 “三手”赞美:透过短讯或者电话等方式,跟正在上班的伴侣说,孩子今天做得好的地方;而伴侣放工回家后,应再“兜圈”赞美孩子:“爸爸同我讲,你今日做得好好㖞!”此举能让子女明白父母消息互通,以及双方有合作。
曾有个案父母关系差 儿童越“百厌”
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朱嘉丽亦指出,曾接触一个家庭,父母关系恶劣,导致个案中的儿童社交技巧亦相对较差,更会透过不断洗手及其他顽皮“百厌”的举动,希望吸引父母的关注。
不过,朱嘉丽表示,儿童是透过观察学习,相信父母双方如能有良好沟通,对子女的社交技巧有正面影响。她建议,父母双方均可恩威并重,并一定要有“好人”及“丑人”之分。
对于仍处学前阶段的儿童,朱嘉丽建议,父母给子女说故事或玩手偶玩具时,应多描述个中人物的情绪、感受,以及让子女表达感受,使他们了解不同想法,提升其社交解难能力。
《香港01》App,为你送上最全面新闻报道!
立即下载:http://bit.ly/HK01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