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斑鸠天虹小学孵蛋 学生陈冠希: 要保护小生命 免被破坏
香港楼宇密集,经常都有雀鸟在楼宇内筑巢,人雀同一屋簷下,总有人会担心卫生问题,希望迁走鸟巢。浸信会天虹小学校内的走廊位置,近日出现了一个鸟巢及两只鸟蛋。老师与同学商议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他们使用环保材料,在巢下盛著鸟粪,并且挂了一个告示牌,提示经过的同学保持安静,达到“人雀共融”。
天虹小学数天前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电脑室的教职员发现,课室门外上方的横梁,有一只斑鸠鸟以树枝筑巢,更产下两只鸟蛋。考虑到平衡卫生问题及人道理由,校方请了14位今年梦想保护雀鸟的同学,商议如何可以在尊重雀鸟的同时,避免鸟粪影响卫生。
共同保护雀鸟 计划命名为:“今翅友屋鸟”
负责带领该班同学的叶讯邦老师解释,学校推行Dreamstarter (梦想家)计划,为学生实现不同梦想,而该14位学生今年的梦想主题是保护雀鸟,他们组成一组共同为目标努力,组名为“今翅友屋鸟”。
接到特别任务后,同学们先在学校以望远镜观察雀鸟,再按不同季节会出现的鸟类,预备合适的鸟居,方便牠们生活;由于今次鸟巢下就是走廊,小朋友会经过或在鸟巢下方排队,故交由同学作主导,思考人雀共处的方案:“与他们一起思考,如何不拆巢,又不影响卫生。”
师生期待雀鸟破壳而出 成生命教育
事实上,天虹小学过往亦有雀鸟在校内筑巢,只是早前的位置较高,亦不在走廊位置,故校方只是简单提醒学生不要骚扰雀鸟。但由于是次的鸟巢位于小朋友活动空间之上,备受注视,叶老师指,校内师生均期待雀鸟破壳而出,他形容对小朋友而言,此过程是生命教育一部分,希望小朋友开心之余,学懂尊重生命。
观鸟会:斑鸠冀找隐闭地方繁殖
香港观鸟会高级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斑鸠是本港的常见鸟,属全年繁殖品种,市民可轻易在公园见到。胡估计,斑鸠在小学里筑巢没有特别原因,只是想找个隐闭地方繁殖。她鼓励学生在不阻碍其生活的情况下观察:“小朋友见到雀BB出世都好开心,系一种教育。”
胡又指,若市民遇到有雀鸟在窗台筑巢,切勿尝试骚扰,根据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狩猎、故意干扰、买卖、出口、或管有受保护的本地野生动物(包括猫头鹰)及牠们的巢或蛋。胡希望,市民能理解及体谅雀鸟生育的需要:“如果系卫生问题,可以暂时唔开窗。”不过如市民需要,亦可向渔护署求助,当局会派专家评估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