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矿工一生劳碌换来肺积尘 “辛苦的日子长 享褔的日子太短”

撰文: 余秋婷
出版:更新:
史伯伯近年身体急转直下,闲时保坐家中,仅覆诊、做物理治疗时才外出。(林振东摄)

日积月累,香港由一个小渔港变成国际大都会,而一群为这个城市打下稳固根基的建筑工人,亦因为长期在尘土飞扬的地盘工作,肺部日积月累受损,造成肺积尘,晚年时要面对病患之苦。繁华背后,让我们关顾这群默默付出的前线工人。

二十出头“与炸药打交道”

史湛恩于1935年出生,20出头便从事矿业工作,他笑称自己小时候是“与炸药打交道”,六七十年代,他在内地从事爆破工作,于矿场内寻找合适花岗岩,打洞,放炸药,爆破。

来港定居后,于石澳石矿场工作,这是香港岛最后一个石矿场,除了爆炸工作,他亦控制碎石机,将石块打碎,混入其他物料制成石屎,再作其他建筑用途。纵然他口中说著自己不过为养家而投身建造业,但提到他参与过的工程,他还是带点骄傲。

我都有份将石澳打平,而且将山头的碎石制成石屎,用作建东隧和西隧之用。
史湛恩
史伯伯现时每日睡觉前都要使用氧气机。(林振东摄)

壮年劳碌为养家 任重而道远

现年80岁的史伯伯患有肺积尘病,已丧失至少三成肺部功能。肺积尘病是由于长期吸入有害尘埃,令肺部产生纤维化致弹性大减,降低气体转换功能。年少时,他的工作场所处处尘土飞扬,四周铺上厚厚粉尘,当时工友们对肺积尘认识不多,虽有戴上口罩,但因不便呼吸,工友们都拉低口罩,露出鼻孔,变相直接将尘埃吸入体内。

约莫20年前,社会关注日增,矿业公司安排全体员工作身体检查,包括胸肺测试,“我们一众工友中,十个有九个半都有肺积尘问题。”石基部20个员工因此走了一半,而当时50有余的湛恩已经失去5%肺部功能,不过他选择留下来,“因为我要养家,任重而道远。”

2000年,史伯伯65岁退休,身体尚可,只是呼吸较重,呼气吸气都额外费力。踏入70之年,喘气问题日益严重,更出现肺积水,现时每天要用氧气机协助呼吸。

比较其他工种,从事矿业月薪达二万元,在九十年代算是很不错。史太太在旁回忆他的工作,抱怨他工时太长,完全没时间陪一对子女,两星期只能休一天,而每星期只有两天回家睡觉,每日由早上6点开动机器,虽说下班时间是6时,但一般要做到10点才休息。

湛恩的肺部渐渐失去功能,早几年更有肺积水问题。(林振东摄)

八十之年难踏楼梯

年轻时,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危险工地,晚年最令他困扰的一件事却是上楼梯。家住唐楼,没有升降机,每次回家他要踏上6层楼梯,每上一层便要停下来稍作竭息,前后得用上20分钟,“你无办法不走,不上楼梯,你就无家可归。”史太每每在旁掺扶,亦会带上一张凳,好让他需要时坐下来。比较早几年生活,湛恩朝朝晨运,每日买𩠌煮饭,一日两次上下楼,现在只有覆诊及做物理治疗个案才出门,他形容自己:“辛苦的日子长,享福的日子太短。”2015年,他由于肺积尘引起的呼吸不畅而出入医院8次。

在众多工伤之中,肺积尘是现时唯一环比补偿的职业病,1981年政府通过《肺沉埃沉著病(补偿)条例》,让肺积尘工友得到“一笔过”金钱补偿,至1993年政府通过修订,工友获得每月补偿额,现时湛恩每月获得约1万3千多元赔偿,当中包括疼痛、痛苦与丧失生活乐趣的每月补偿及丧失工作能力每月补偿,可以舒缓他的经济压力, 总算劳碌一生,终能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