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香港6大常见毒鱼 鸡泡鱼肝脏奇毒无比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近日有网民表示,在街市鱼档购买了一批小鱼熬汤,却发现当中包括有毒的河豚(俗称鸡泡鱼),不当食用或致中毒。《香港01》向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查询后,整理出本港水域较为常见的有毒鱼类,各位日后在钓鱼时或是鱼档见到,需要加倍留神。

鸡泡鱼(即河豚):鸡泡鱼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不过由于其头、肝、表皮、肠脏、卵巢及精囊均含有毒素,其中肝脏更是奇毒无比,一旦处理不当很易出事。(渔护署图片)
海鳗:海鳗亦是本港常见的食用鱼之一。由于海鳗为肉食性,可能在海中进食不同的有毒鱼类。这些毒素对鱼类无害,但人类一进食就会出问题,过往不时出现进食后中雪卡毒的个案。(渔护署图片)
坑鳒:在香港水域较常出现,背鳍和鳃则的胸鳍有毒,刺较为锋利且含有毒性,被刺可能会出现肿胀麻痹,甚至休克等情况。(渔护署图片)
泥鯭:学名为长鳍蓝子鱼,礁石区、内湾、浅水区、河口都有可能出现,其背鳍、腹鳍和臀鳍都有毒,如果钓到就要小心。(渔护署图片)
老虎鱼:老虎鱼是一个俗称,很多种鲉类都可称为老虎鱼。图为其中一种香港常见的粗高鳍鲉,鳍棘有毒,被刺中十分危险。(渔护署图片)
石头鱼(玫瑰毒鲉):不同水域都有可能出现,背鳍有剧毒。(渔护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