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港府终公开人工岛施工图 工程师质疑与现实有出入

撰文: 潘嘉宝
出版:更新:

早前有网民在社交网站上载人工岛航拍照片, 显示人工岛西面即接驳隧道一端的防波堤参差不齐,疑部分组件“扭工字块”(即消波块)被海水冲散,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外界纷纷促请港府公开有关图则,以释除公众疑虑。港府今日(23日)终公开东人工岛工程施工图,包括东岛结构平面布置图,以及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平面图。当局重申,人工岛不存在崩散问题。不过,有曾做过填海工程的资深土木工程师质疑,从施工图可见防波堤两边边缘都是呈圆形,与从航拍照片所显示的崩散、凹凹凸凸明显有出入。

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平面图(立法会文件)

运输及房屋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出,根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供的资料,鉴于主桥岛隧工程建造规模庞大及复杂,部分工程采用国际经常采用的设计及施工总承包合约形式,承建商负责主桥岛隧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工作。在确认有关设计符合要求后,管理局便会要求承建商按已审批的图则施工。考虑到工期及施工情况,承建商一般会分批完成施工图。当局指,东人工岛亦采用了上述做法,故不存在未有施工图便施工的情况。

施工图2014年完成审批后未有再更改

当局又指,东人工岛(不包括与隧道结合部分)的施工图于2011年8月完成审批,承建商于2013年8月于东人工岛与高架桥梁处开始安放扭工字块,但不包括与沉管隧道结合位置。

至于,东人工岛与隧道结合位置的施工图则于2014年10月完成审批,其后未有再作设计更改。这部分的扭工字块于2016年沉管隧道E33管节安装后才开始安放。

东人工岛结构平面布置图。(立法会文件)
倪学仁表示政府提供的人工岛施工图仍未能释除公众疑虑。(资料图片)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看过政府提供的施工图后,指出施工图显示防波堤两边边缘呈圆形、完整状态,但与从航拍照片所见的是崩散,质疑两者明显有出入。另外,大桥管理局解释,因受到桥面高度限制及避免波浪影响结构安全,所以才把桥头桥台下的用作消波的扭工字块设计在水面以下。而为了保证承载力均匀,减轻隧道顶部的负荷,所以将扭工字块随机摆放。

倪学仁质疑该两幅施工图未能解释为何连接隧道的承载力不足,扭工字块不能完整排列的问题:“点解隧道设计承载力不足︳点解(消波块)唔可以完整排列,都无解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