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车房爆炸一周年 家属促公开调查报告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黄大仙车房爆炸一周年,现场仍然满目疮痍。(陈宇轩摄)

黄大仙车房爆炸事件明日(4月26日)踏入一周年,工联会议员联同事件中的死者家属等,于政府总部门外请愿,要求保安局尽快公开调查报告,又促请政府正视维修石油气车辆车房的法律漏洞。

去年4月26日,黄大仙环凤街57-65号地下永安楼的一间车房,怀疑有人维修的士时泄漏石油气造成大爆炸,导致3死9人伤。其中1名伤者、车房技工黎骏豪,后来被落案起诉控以3项“误杀罪”、以及“非有能力的人,却进行气体喉管或有关气体喉管的工程”和“故意于工作时作出任何可能危及他本人或他人的事情”2项罪名。

死者家属指保安局一年来从未与他联络,死亡证亦未处理,联名户口亦无法解封。(陈宇轩摄)

不幸在事件中离世的玻璃店女东主伍爱霞,其丈夫伍先生坦言,1年间从未收过保安局联络,对于局方牵头的跨部门调查报告未闻消息,现时因报告未公开,其太太的死亡证未能处理,联名户口亦无法解封,1年来靠子女给予生活费和积蓄度日,生活困难,他希望调查报告尽快公开,一来可得到事件的答案,二来可解封户口,若经济能力许可,希望可重启玻璃店,带来精神寄托。

邓家彪要求局方先向有关家属公开报告,及后再向公众公开报告,以让大众了解事件背后原因。(资料图片)

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表示,了解调查报告其实已完成,不过疑警方起诉一名涉事车房技工,须要先处理诉讼而未能公开,他要求局方先向有关家属公开报告,及后再向公众公开报告,以让大众了解事件背后原因。邓家彪称,将就公开报告一事尽快再跟保安局会面。

他又相信事件并非单纯作刑事起诉,政府便可草草了事,问题核心是法例监管的漏洞,维修石油气车辆车房的地点是否应远离民居,能否立法规管,均是政府迫切要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