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育迁校】坚信小孩不坏 弃商执教鞭 非一般校长与逾千童同行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全港唯一位处郊野、收容有情绪问题学生的群育寄宿学校,明年将迁进屯门市区,61名学童与校内十多名教职员,即将告别这片孕育成长的绿野之地。位处大屿山边陲,伴随大众的敌视及不理解,这校犹如遭社会封印,沦为被隔离的孤岛;前年(2016年)在迁校过程中更波折重重,带领迁校计划的校长卓德根可谓感受甚深。中途出家走入教育界的他,有优厚工作不做,却跑去春风化雨,17年来,跟逾千名被大众妄论为“坏孩子”的小朋友日夜相处,见证他们的人生转变。他深信叛逆小孩本质不坏,认为透过教育,可让他们重回生活正轨,校舍迁进市区,他期望社会包容度可再见进步:“佢哋绝对唔系因为曳而被隔离,只不过系需要一个空间,喺重新入读主流学校前,在过渡期间有针对性支援。”

校内现时有61名学生,卓校长预料将有约10名学生过渡至新校舍。(郑子峰摄)

东湾莫罗瑞华学校校长卓德根,今年43岁,非师范教育出身,大学毕业后在商界从事销售工作,月赚3万元,本来薪高粮准,后来有客人赞他口才了得,“赞我系做社工材料”,为此他胆粗粗辞工,投奔社福界。

当年没社工牌的他,揾工处处碰壁,后来机遇巧合下,看到这间群育学校的招聘广告改变他一生。“校长𠮶阵都问我,薪金大减㖞,你做唔做啊?但𠮶阵打算试下无坏。”

卓校长(右1)由教学助理做起,转眼间17年,见证过不少学生成长。(受访者提供)

月薪3万元转职成只有8500元的教学助理

结果他最终以8500元月薪,由教学助理做起,落户这间非一般学校。原来抱著“做住先”心态,岂料愈做愈起劲,转眼间已过17个年头,奋力取得教育学位,又见证逾千名学生成长及转变,班房的木台木椅,亦刻划著他与学生相处点滴。

卓校长(右2)转执教鞭17年,见证学校转变。(受访者提供)

回忆当初,虽然曾经因为被学生捉弄、粗口问候,大感泄气,但在他眼中,这班孩子一点也不坏。曾经有学生因欠交功课,且态度欠佳,于中秋节被罚留堂,结果卓校长那晚护送他归家时,于幽暗山路发生的小插曲,让他大为撼动,“𠮶度好黑,学生开口同我讲话好惊,结果就系呢段对话,我哋打破隔膜。”

校方昨(20日)举行石壁校舍最后一次开放日,让大众参观。(郑子峰摄)
卓校长(郑子峰摄)

“佢哋系曳,但其实都只系想有人陪”

与智能有限学生于大浪湾划独木舟的一场经历,亦让他有所领略。海面风高浪急,该学生感恩有他同在,结果他俩同心协力渡岸,“𠮶阵我哋系唯一成功,无反艇嘅一组!”种种点滴小事,令他铭记陪伴学生的重要性,“佢哋系曳,但其实都只系想有人陪。”

两年前的迁校风波,让学校频频见报,当年校舍搬置计划遭屯门区学校联合反对,酿成极大回响,卓校长负隅顽抗,既写信反击,学校亦办了7次开放日,如此劳师动众,只为了向外间有色眼镜说不。

卓校长(左1)入职早年,仍是廿多岁小伙子,转眼间已成校长。(受访者提供)

街坊带敌意访校 最后消解戾气

当时曾有获邀访校的屯门街坊,甫进校便带著敌意,经一轮参观后终于消解戾气,放下成见,“佢哋走埋嚟同我握手,话误会咗一班小朋友”;校方又积极带领学生走进社区,甚至“以德报怨”,前往大力反对迁校的社福机构中参与义工服务,希望可以打破僵局。

学校最快明年迁进新校舍

“愚公移山”的努力没白费,地区阻力减弱,学校最快明年迁进新校舍,由偏远郊区走进市镇、再从小学规模扩班至承包新高中课程,俨如一场大跃进,不过社会包容度却始终缓慢,“仍然好多人标签群育学生”,而校舍目前位处石壁、邻近监狱,更令孩子们背上“坏孩子”之名,“社会好多误解,但佢哋绝对唔系因为曳而被隔离”,他认为学校搬进社区,象征意义甚大,“话畀大家听,呢度小朋友都系社区一分子。”凡事不能一蹴即就,他期望未来可潜移默化,逐步改变社会思维。

校内设有大自然角,有龟、松狮蜥等动物让学生照料,培养爱心。(郑子峰摄)

群育学校屹立石璧源于一场“偶遇”

有别于市区的群育学校,东湾莫罗瑞华学校屹立石璧50年,源于创校人的美丽“偶遇”。当年战后余生,大量街童无家可归,英人戴大伟遂在本港开办儿童收容所,其时他发现校舍现址因石壁水塘工程竣工后工人离去,余下数间荒废平房,遂向港府申请物尽其用,此后更逐步开拓办校授课,成为今日群育学校雏型。

学生主要因情绪问题转介就读

黑社会街童、打架滋事份子,是外间对这群孩子的错误解读,“虽然入得来嘅学生File (操行档案) 成吋厚”,卓校长坦然指,“但佢哋绝对唔系大家谂到咁坏”,现时留校的61名学生,部分因情绪问题获转介就读,亦有学生未能适应主流学校生活,遂来到这个“中转站”,学习自理能力。

锡腾(左)与振杰平日最爱于篮球场打球,对于校舍即将搬迁,坦言不舍。(郑子峰摄)

“小魔王”在校内学懂冷静 收敛情绪

被家人形容为“甩绳马骝”的振杰,以往是最擅长“搞破坏”的“小魔王”,曾经试过于屋企翻箱倒柜,被家人骂得半死;每逢出街又会通处乱跑,而乱发脾气亦是他的死穴所在,“我知道自己态度好差”。记者著他自评分数,10分为满,“以前零分,依家都有5分”。

不短不长的3年间,振杰情绪明显收敛不少,校内的“爱心房”功不可没,每当他大爆发时,导师便会带他到空房面壁思过,“𠮶度咩都无,跟住就学识要冷静”。家舍规律的生活,让他学会自立,振杰既腼腆、又带点自豪地说:“依家我可以5秒折完张被!”家人亦发觉其转变,他嘴角微笑道,“话我乖咗,不过我希望自己之后有8分。”

禁用手机 学懂与人相处

群育学校的日常里,手机是禁品,电脑亦限时15分钟使用,但群居生活,让小孩学懂和平相处,振杰最爱家舍有同龄小孩结伴,“唔似得以前咁闷”,不过这儿人来人往,同伴来去匆匆,小孩面对分离却不伤感,“走咗会恭喜佢哋,系好事”,但振杰坦言亦有留恋,“有啲唔想离开呢度”。

现年小六的锡腾,与振杰一样,同是校内醒师队队员,亦是篮球队中坚份子,最爱流连球场挥洒热汗。不过,入住前,他曾经是个机不离手的港孩,亦会动辄出手打人,“以前唔高兴,就会兜拳打过去”,现在他则学会情绪管理,来年升读中学在即,他憧憬新生活。

屯门新校舍预计2019年初落成

东湾莫罗瑞华学校位处大屿山石壁,是50年前依山而建的寄宿群育学校,主要供有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学生入读。校舍树木林立,且岁月留痕,校舍残旧,空间亦明显不足,受地契条款限制不能原址重建,港府两年前建议将校舍迁往屯门,并耗资4亿兴建新校舍及学生宿舍,预计2019年初落成,连同中学部,届时将可提供192个学位。

学校位处石壁,依山而建,以纯朴风为主。(郑子峰摄)

香港学生辅助会将于下月6日举办“孺乐童盟慈善音乐会”,为新校舍筹款,所得收益将用作提升硬件配置,门票于购票通售票网及网上有售,亦可致电2341 6249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