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馆前主任须兼教:工作遭矮化 同行无奈花半年新书上架
特首林郑月娥日前恢复中小学阅读津贴,料每年花约4,800万元。担任近20年小学图书馆主任的刘宝珊表示支持,除可有助学校增购书籍,更重要是令学校重视图书馆主任岗位。她指,过去图书馆主任经常被学校“矮化”,需要兼任教学,令工作“四分五裂”,“系教员室时间仲多过系图书馆!”工作量繁重,她无奈放弃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同行更试过要花一个学期才将新书上架,变成“旧书”。她不禁反问:“无人,有新书可以做咩?”
学习的路途上,除教科书上的知识,相信阅读课外书亦是另一重要途径;步入图书馆,选中心仪书目,再外借带回家阅读,对读者而言是相对简单的工作,但背后繁重的工作又有谁明白,特别是要担任校内图书馆主任。
小学图书馆主任经常要“一脚踢”,刘宝珊指,由图书采购、馆藏管理及文书处理,均要一手包办。不过,刘表示,以图书分类的编目工作最为重要,因一本书能否接触到最多读者,或是被置在一角“封尘”,就是靠编目的功夫。她举例,若百科全书放在参考书类,或会无人问津,但若放在科研知识范畴,就会吸引更多读者。
过百本新书到校无暇处理 一个学期后才“上架”
不过,刘宝珊慨叹图书馆主任在行内经常被“矮化”,需被逼兼任教学工作,令工作“四分五裂”,影响本身职务。她指,曾有老师试过,需同时间处理百本新书,但因课程负担太多,须花一个学期才“上架”,“新书都变唔新!”
因阅读不涉及成绩 唯有放弃推广活动
刘宝珊去年退休,其在任最后一年,需兼教中文及常识科,一周有13节课,虽然是一般老师工作量的一半,不过课程以外,亦须备课及批改功课,工作性质有所改变,“以前我有一半时间喺图书馆,𠮶年多数时间喺教员室!”她续指,在有限时间下,无奈放弃阅读推广活动,“因为阅读不会涉及学生成绩。”
难忘办两地阅读交流活动 为学生觅得笔友
而事实上,要推动校内阅读风气,推广工作不容忽视。刘宝珊表示,一般学校会举办好书推介、作者讲座及阅读之星计划等。不过,她表示最难忘是举办两地阅读交流活动,安排学生与湖南一间学校学生做笔友,计划为期一年,分享阅读、生活及文化等,大受学生家长欢迎。
今次政府重推阅读津贴,小学每年可获4万元。她表示支持拨款,亦期望学校可更重视图书馆主任岗位,无须再兼教科目,令他们能专心在校内推动阅读文化。
非学术型学校图书馆主任 趁课堂推介书目图书馆主任兼教的情况甚为普遍,但有时亦有不同“应付”情况。担任天虹小学图书馆主任3年的王培蓉,亦须兼教中文、数学及常识三科,每周有18个课节,与校内其他老师课相若。
她坦言工作“一脚踢”,故初担任职位时甚为吃力,课后亦需要花费不少私人作息时间处理职务。
然而,她表示值得庆幸的是,学校非学术型,功课量相较其他学校少,故尚可应付工作。她亦享受课堂时间,可借此留意学生的阅读兴趣,“知道需要,随时推介(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