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提绿置居当公屋 柯创盛恐减公屋供应:应仍视为资助出售项目

撰文: 黄伟超
出版:更新: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把绿置居计算作公屋,立法会议员柯创盛表示惊讶,认为应维持归类资助出售房屋,要求政府交代。

民建联柯创盛(郑子峰摄)

身兼房委会委员的柯创盛指,当年绿置居以先导计划推出,政府明确指出绿置居是计入资助出售房屋,现时轮候册家庭等候时间已达4.7年,将绿置居当作公屋,等于变相减少每年新建公屋的供应。

他指出,即使绿置居有旋转门的作用,但也会令同等数量的单位,需要延迟半年至九个月才能分配给轮候册的申请人。他认为,应该维持先导计划的做法,将绿置居视作资助出售房屋计算。

至于如何寻找绿置居土地,短期应从私楼地转拨。希望政府按先导计划所讲分配单位,唔好用数字游戏来骗香港市民 ,亦唔好将公屋居民同轮候册申请人对立起来。

尹兆坚(资料图片)

尹兆坚料5年减逾1.2万伙公屋供应

另一位房委会委员、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则指,对政府有关安排表示相当失望,认为政府将绿置居项目纳入出租公屋建屋量,即变相令公屋单位大减。他表示,假设政府每年提供2500个绿置居单位,即5年合共少12500间公屋单位供应,只剩下62100个新公屋单位供应,对轮候公屋申请人可谓雪上加霜。

尹兆坚更批评,政府一开始推出绿置居时,曾表明不会影响公屋供应量,社会一直期望政府会有额外资源提供绿置居单位,现时政府的安排,必定会增加公屋轮候时间,相信平均轮候时间很快会出现“破5年、望6年”的情况。

公屋联会:违背长策目标

公屋联会回应陈帆将绿置居视作为公屋的说法指,该会并不同意,因绿置居的性质,应是资助出售房屋的一种,销售对象以绿表,即公屋户及准公屋户为主,定价机制与居屋挂勾。

去年《长远房屋策略》定出未来10年总房屋供应量为46万个单位,公营房屋为28万个单位,其中出租公屋20万个,资助出售房屋为8万个,已清楚划分各类房屋的指标。公屋联会质疑,若把绿置居视为公屋,则违背长策目标,同时影响出租公屋的未来供应量。

公屋联会认为,绿置居的供应应从资助出售房屋作考虑,包括土地来源,及与居屋供应的关系,绝不应占据出租公屋的供应量,影响轮候公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