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工伤中介公司 三招帮雇主压低赔偿 机场工人求助无门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民用航空事业职工总会及工联会职安健协会表示,过去一年共收到36名机场工人投诉,指在养伤期间,被雇主委派的医疗中介公司及公证行,以三招迫使工人放弃追讨赔偿,包括安排特定医生检查伤势、强取工人授权以翻阅其过去医疗记录,用作“筹码”压低赔偿金额、不断电话以滋扰工人及其家人,迫工人尽早跟公司和解。工会谴责无良中介公司“无皇管”,工人有怨无处诉,要求政府立法规管该类中介公司。

民用航空事业职工总会指,过去一年共收到36宗工人求助个案,指被工伤中介公司以不良手段迫他们放弃追讨赔偿。(Getty Images)

香港民用航空事业职工总会副秘书长叶伟明指,根据《雇员补偿条例》规定,工人在养伤期间,如可提供有效的注册中、西医的医生证明,即可享有法定的工伤病假,及每月维持领取五分之四薪酬;而按工人伤势,最长可于两年内才向劳工处申请判伤。惟工会于过去一年已收到55宗有关工人不满雇主工伤安排的求助个案,其中36宗个案投诉中介公司胁迫他们提早就工伤赔偿与雇主和解,当中已有8位仍在养伤的工人被停薪。

李先生(左一)及陈先生(左二)均表示,不堪工伤中介公司烦扰,但求助劳工处不果。(郑秋玲摄)

工人哭诉不堪中介烦扰患抑郁

原在机场任职行李装卸员的陈先生(化名),长时间在停机坪搬运沉重货物,前年一月证实因此导致腰部椎间盘突出,获公营医院的骨科医生批假,证明他至今年5月仍需接受物理治疗及覆诊,陈先生现时走路要用手杖。不过,受雇主妥托的工伤中介公司安排陈先生接受指定医生检查,诊断他可于去年6月复工,雇主便从此停出粮,期间中介职员不断胁迫他接受公司赔款六万元,“佢(中介)话你唔可以唔接受,好似恐吓我咁”。陈先生眼有泪光指,他为家庭经济之柱,膝下还有刚满一岁的幼儿要抚养的,受伤停薪之余还遭中介不合理烦扰,因而患上抑郁,每月医疗费需千元,现时需向家人借钱生活。

56岁将届退休的机场职员李先生(化名),与陈先生有相似经历,腰及右脚踝跟膜伤患自前年4月起至今未愈,于去年9月被停薪,更怀疑曾遭中介公司跟踪,经济及精神压力下每晚失眠。陈及李曾向劳工处求助,但处方仅称已向雇主发信劝喻公司,建议他们自行寻求律师协助。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批评,该类中介公司毋需注册牌照、不受规管,是机制上出现漏洞,劳工处应介入保障受害工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