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70年代现烟、酒贪污换交易? 廉署推防贪指引教勿堕法网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香港被誉为美食天堂,去年本港餐饮业营业额达至1,130亿港元,一旦因贪污而令质素下降,会影响香港的国际声誉。有餐饮业界人士指,曾闻70年代“拎支烟、拎支酒”入厨房,掌管选购食材的人收受利益光顾相熟公司入货,反映食材采购由于较难量化而成为贪污温床,惟现时“人治时代”已经完结,餐饮业界已引入系统化管理,经过多重审批及招标而下最终决定,而廉政公署亦推出餐饮业防贪实务指南,让业界人士参考制定防贪措施,留意异常情况。

2017年本港餐饮业营业额达至1,130亿港元。(资料图片)

餐饮业是本港并其中一个重要行业,有约24万人为此行业工作,占总劳动人口6%,去年餐饮业的采购金额更达至360亿元,然而食材采购却是旧时的贪污温床,翠华集团、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主席李远康指,以往70年代由于无诚信文件的概念和系统化管理,采购食材多由厨房大厨或某一主管负责,曾闻部分食材供应商会入厨房或办公室,“拍下膊头,拎支烟、拎支酒,见你(主管)容易入位,咪坐低倾吓”,他指以往这种情况“见唔少”,主因那些回佣或礼物比原本的薪金还多,因此工作会特别卖命,即使老板知情亦不会理会。

廉政公署防止贪污处助理处长利逸修解释,食物较难量化,因此会有贪污漏洞。(林若勤摄)

食物消耗量难追溯致漏洞

廉政公署防止贪污处助理处长利逸修解释,由于食材采购有别于其他一般采购,食物较难以量化,难追溯消耗量,因此会有漏洞,令部份人可私下收受利益,偏袒某一供应商,如订购过多食材,或是夸大采购量等,当中的损失最终或以加价转嫁消费者,造成公司和消费者双输。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主席李远康指,以往70年代曾闻“拎支烟、拎支酒”入厨房方式,诱使偏袒相熟公司入货。(林若勤摄)

餐饮业标准化管理抗贪污

然而,随时代转变,有关贪污问题已得以改善,李远康指,主因现时餐饮业已从制度着手,公司着重管理,“标准化及有系统监督”,以他的公司为例,现时招标食材及有关用品时,会至少有3间供应商提供报价,并由管理层共同拍板作出决定,而非由个人认可,同时会备存一份报价名单,以防有人收受利益光顾相熟供应商,这些措施均是确保产品供应的质素有保证。

廉政公署推出餐饮业防贪实务指南,提供《防止贿赂条例》资讯、案例等。(林若勤摄)

为让餐饮业防止贪污问题,以及提醒员工勿误堕法网,廉政公署推出餐饮业防贪实务指南,提供《防止贿赂条例》资讯、案例,并列举相关贪污舞弊行为,建议一连串针对性防贪措施,供业界参考,制定相关防贪政策,范围涵盖一般采购、食品采购、销售及前线运作、存货管理、人事管理等5方面。

饮食业贪污投诉同比下降35%

根据廉政公署数字,去年有关饮食业贪污投诉有52宗,比前年下降35%,可追查个案有38宗,近3年来饮食业贪污投诉均不多于100宗,利逸修认为情况不算严重,而以往的人治管理模式已完结,饮食业的廉洁程度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