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三级火】拖慢救火三大质疑 消防多番重申按既定程序

撰文: 林裕华 黎静珊
出版:更新:

湾仔轩尼诗道368号加冕楼三级大火,消防员约个半钟将火救熄。其间种种场面,例如初期云梯水力不足,后期爆喉水花四溅,令人感觉消防“虾碌”百出,忧影响救火效率。消防处港岛中区分区指挥官林玉坤反驳种种质疑,重申消防员“按既定程序”行事,但事实上,“无力”云梯及爆喉真的正常?

救火期间消防喉多处爆裂,消防员显得狼狈。(鲁嘉裕摄)
消防解释肇事单位跌出大量碎片和冷气机,或导致消防喉爆裂。(鲁嘉裕摄)

●质疑一:爆喉影响救援?

记者在现场不断追问,究竟有没有爆喉而影响救火?林玉坤解释,由于早期火势猛烈,单位窗户爆裂,加上冷气跌落,很多碎片和杂物接触消防喉,可能导致爆喉,但他始终未有承认确实爆过喉,仅称“少少破损不会影响救援”。

云梯消防水柱初时疑水压不足未起作用,惟消防指做法考虑到安全。 (香港突发事故报料区图片)

●质疑二:云梯消防水柱水压不足?

从现场可见,消防员乘云梯向肇事单位灌救,但初期水力不足未有射中单位。林玉坤解释,消防水柱主要功用,是防止大厦火势在外墙蔓延到楼上单位,由于消防水柱水压非常高,后座力大,于是按既定程序循序渐进慢慢开水,避免水压突然加大,构成不安全。

有资深消防员透露,在扑救民居的火警中,一般都会用3至5分钟时间,调较水压及射水角度,以免一开始便水力太猛,误中其他无受火势波及的单位,“以救火的水压射水,可以射穿玻璃,所以一定要先调较好。”

●质疑三:消防到场后迟迟未展开救援

林玉坤多次强调消防下午12时47分接获火警报告,两分钟后到场,但未有提及正式开喉灌救时间,有市民质疑消防虽到场但疑因水压问题非即时展开救援。

他解释,当时消防员按既定程序在大厦消防装置取水灭火,但发觉大厦水压不稳定,故转用街井直接由地下铺喉上8楼救援,并联络水务署加大街井水压,赞扬灌救效率相当高,水压亦足够。火警在下午2时06分大致救熄,2时半仍然射水是因为仍有微烟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