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烽火大地?政府资助港青“一带一路”交流 阿富汗叙利亚上榜
北京政府前年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特区政府为配合此国家战略,近两年在不同范畴大力推广,特首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42次提到“一带一路”,表明增拨资源扩大内地交流计划。公民教育委员会昨日(18日)公布将以试行方式,推出“一带一路”交流资助计划, 资助注册非牟利机构或法定团体,举办主要对象为15至29岁本地青年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团。
阿富汗叙利亚榜上有名
公民教育委员会的申请文件载列一分名单,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助金额,供申请团体参考。当中最“独特”的是列表中包括一系列战乱频仍的国家,包括叙利亚、 巴勒斯坦及黎巴嫩等,都是保安局发出黑色或红色旅游警示的国家。此四国同被划为“中东及非洲”地区,连同“相对和平”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每人每日最高可获资助680元。资助额最高的则为中亚及西亚国家,包括阿富汗、伊朗、土库曼及塔吉克等,达1360港元。中欧及东欧如乌克兰、马其顿及黑山等亦有1000港元。 至于中国则只有476元,是六个地区中最低。港人较热门的旅游地日本、西欧及美国等,因不属于“一带一路”国家而不包括在内。
最高资助额30万 只包括15至29岁人士
文件列明,以上资助额已包括机票、交通、住宿及膳食等支出,只有15至29岁持本港身份证的参加者可获资助,但若活动属于双边或多边交流,来港访港的15至29岁青年亦获资助。团体可以个别或联合举办活动申请资助,必须为注册非牟利或法定团体,政府会资助活动计划总支出最多三分二,每项计划上限为30万,10万以下的计划将不获受理。
申请文件又指,此计划目的为促进青年人与“沿带沿路”国家人民进行沟通及文化交流,达至“民心相同”的目标。政府的新闻稿则表示,计划旨在促进“青年人对“一带一路”这项重大的国家未来发展策略的认识,思考个人及香港在国家发展上可担当的角色和责任。”申请由即日起至下月16日截止,申请者除需要提交申请表格外,亦需要同时提交海外/内地相关接待机构表示愿意接待的意向书,否则申请将不获受理。
资助“一带一路”外国学生来港就读惹批评
政府过去亦就“一带一路”推出资助计划,拨出10亿元注资特区政府奖学基金,设置特定地区奖学金,吸引“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入读大学。但在本地大学学位不足、副学士毕业生缺乏升学途径下,特区政府以公帑支持外地学生来港就读,惹来激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