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深水湾越冬斑蝶数目增一倍 惟物种愈趋单一化
撰文: 黄雅盈
出版:更新:
本港每年冬天都会吸引到不少斑蝶过境,有环保团体的调查发现,去年于港岛深水湾录得的越冬斑蝶数量创调查以来新高,高达1,122只,亦较前年冬天录得的数目増加超过一倍,却集中以乌鸦型的蓝点紫斑蝶为主,而其他地区的斑蝶数量则与过去纪录相若。
环保团体绿色力量自2009年冬季起,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均会进行“越冬斑蝶调查”,以了解本地越冬斑蝶的数目及习性改变。而总结2017年冬天的数据,分别包括了全港4个斑蝶越冬地点,当中以港岛深水湾录得越冬斑蝶数目最多,高达1,122只,创了调查以来的新高,同时较前年冬天所录得的数目,増加了超过一倍;屯门小冷水、大屿山的分流,以及水口则分别录得59只、106只及135只越冬斑蝶,数量跟过往记录相若。
绿色力量高级环境事务经理单家骅表示,港岛深水湾越冬斑蝶的数目已连续第二年创调查新高,去年冬天更首次突破1,000只,较前年冬天的537只,增加了超过一倍。同时,香港的越冬斑蝶主要分为老虎型和乌鸦型,深水湾本是以老虎型为主,但由上一年冬天起,当地的越冬斑蝶已转为以乌鸦型为主。
他解释,此情况在去年冬天更为明显,增幅亦全数落入乌鸦型,老虎型数量则下跌。现时深水湾的越冬斑蝶约95%是乌鸦型,其中属乌鸦型的又以蓝点紫斑蝶占大多数;亦转是表示深水湾越冬斑蝶的数目上升而物种则愈趋单一,几乎全部为蓝点紫斑蝶。
另外,屯门小冷水去年录得59只越冬斑蝶,较上一年冬天的66只下跌。单家骅称,该地曾是本港最大规模斑蝶越冬地,但这10年越冬斑蝶的数目却十分波动。至于大屿山的分流和水口,前者录得106只越冬斑蝶,较上一年冬天的197只下跌,后者录得135只越冬斑蝶,较上一年冬天125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