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毙六岁孙】邻居指男童很乖有礼貌 锡孙外婆近日消瘦憔悴
凌晨发生的外婆勒毙孙子伦常惨案,据了解,6岁死者姓郑,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与母亲及外婆一家三口居于马鞍山一单位,在区内保良局雨川小学念一年级。消息指,郑童近日曾看医生,怀疑是过度活跃症患者,52岁姓简外婆疑照顾6岁孙子感疲累而狠下毒手。有邻居表示,涉事外婆十分爱锡外孙,郑童则“讲嘢好叻反应快”,惟近日见外婆消瘦憔悴,得悉她因照顾外孙感压力很大,未料数日后竟发生悲剧。
邻居钟女士表示,死者“轩轩”生前主要由外婆照顾,而其母为夜班诊所助理,很少见到,上址3人同住。她又指外婆十分痛钖孙儿,常带他外出,感觉亦“识凑小朋友”,平时见轩轩很乖亦有礼貌,“有时激进少少,但好正常的”,又指轩轩“比较难教活跃,但讲嘢好叻反应快”。钟女士称,早两日见外婆消瘦,十分憔悴,倾谈间自言压力很大,因为轩轩近日很易发脾气,她担心教孙儿教得唔好,钟则认为外婆太紧张,劝她“揾人倾下”,当时外婆亦称会找人求助,岂料事隔数日便发生悲剧。
精神科专科医生李德诚表示,过度活跃症患者特征是“无时停,走来走去,周围搞呢样𠮶样”,由于过度活跃症患者专注力不足,无法集中精神上课,故部分患者成绩不好,“生活好乱同无秩序,你同佢讲过啲咩,佢转个头就唔记得”,故容易被老师投诉及见家长。他指曾见过严重患者一进入诊断室,便将手指放进插苏孔内,令照顾者疲于奔命。
医生:非无药可医 照顾者应上课学处理患者情绪
李德诚医生表示,过度活跃症并非无药可医,“父母或照顾者有三样嘢可以做,扭转佢哋同患者之间嘅形势”。他指很多照顾者未必得悉社区有些专业机构可教导他们如何管教或处理小孩的情绪及行为问题,“上咗堂,对个病认识多咗,就会明白小朋友系有病,唔系百厌或者斗气”,照顾者加以理解后,对待患者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过度活跃症系有药食”,李医生指,患者服药后可改善专注力,惟因有轻微的副作用如影响胃口,致患者身体较瘦,照顾者或因患者年纪太小而不忍心让他长期服药,惟李医生强调,拒绝求医或服药,会令病情更差,严重的甚至影响患者社交及与照顾者的关系,“学校或者会标签佢系‘曳仔’,令患者自信心下降,而照顾者与患者长期处于对立关系,感情会越来越差,甚至变成仇人”,当患者处处被讨厌时,脾气更差,对病情影响更大。李医生补充,6岁以下难以确诊,推断死者或是刚诊断的患者。
李医生提醒,长期照顾过度活跃症患者的压力颇大,需具备耐性,照顾者亦容易有情绪问题,必须求医,“有啲照顾者患上抑郁,情绪不稳,会对患者发好大脾气,影响到小朋友,令患者变本加厉,变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