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退休】多年政坛举足轻重 坚持撑唐英年不言悔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以穿胶花起家、成就一代商界传奇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今日(16日) 正式宣告退休大计。这位城中首富不仅掌控本港经济命脉,名下业务无远弗届,更全面“照顾”本港衣食住行,而政经体制下的千丝万缕,更让他在内地及香港政局具备重要的份量,除在回归前曾担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及首批港事顾问外,历年更成为特首选举委员会委员,手握选举特首重要一票,其中在上届特首选举投票前,仍然坚持力挺大势已去的唐英年,这一幕令很多港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回归以来他获多位国家领导人“加持”,曾获多次安排接见,亦尽显其在政坛上重量级的地位。不过,有学者认为,随著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场后,李嘉诚对香港政坛影响力已不复当年,有逐渐褪色之势;故相信他退休后,他的两位儿子的政治影响力,亦难与他相提并论。

李嘉诚即将踏入90岁,今(16日)宣布正式退休。(资料图片)

尚余4个多月便90岁的李嘉诚,纵横商界大半生,他对本港的政治影响力亦不能小觑。先是本港政权方面,作为城中富豪,李嘉诚连续5届自动当选特首选委,以其关键性一票为港人选出行政长官。此外,李嘉诚对掌握中央上意的指标性,相信对不同界别选委的投票取态,亦有一定影响力。翻查过去资料,李嘉诚于过去四次选举均有作公开提名,包括董建华、曾荫权(连续两次) 、以及唐英年。不过﹐去年特首选举当各地产发展商一面倒支持林郑月娥时,李嘉诚则表态指不会提名任何一名参选人,“个个都系熟朋友。”另他亦不透露其投票意向,一改以往作风。

2012年特首选战,李嘉诚曾高调力挺唐英年(左),惟唐最终与特首一职无缘,由梁振英以689票当选。(资料图片)

去年特首选举不再提名任何人

不少政商界人士估计,李不再提名特首参选人,或与他在2012年高调挺唐英年参选,最终唐败北所致。不过,李嘉诚曾透露,早在选举前两星期,已知其属意的唐英年不会当选。“但我依然投佢,我有个原则,我老早应承咗,结果中途变卦,所以我今次坚定唔提名。”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李与商界出身的前特首董建华关系密切,李更被揭曾于90年初仗义相助,出手替董家旗下债务缠身的东方海外解困。两大家族有不少生意往来,其中北京东方广场项目,更在搭桥铺路下牵起“红线”,除让李邂逅其红颜知己周凯旋,亦被视为对时任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投名状”。及后曾荫权接替“脚痛”下台的董建华出任特首,亦获李嘉诚“祝福”, 惟及至梁振英主政年代,他和梁明显貌合神离,梁主政期间一直未有明言支持。及至2016年,政府换届在即,他才避重就轻以“已经Try Hard(尽力)”评论梁的表现。

至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李虽于特首“跑马仔”期间拒表态力挺,但他曾指希望新特首可像“女娲补天”般,解决社会撕裂等人为问题,弦外之音溢于言表。

上届特首选战期间,李泽楷曾开腔力撑林郑,但李嘉诚坚持不表态。(资料图片)

与国家领导人关系友好

事实上,若放眼与国家关系而论,一直高举“爱国爱港”旗帜的李嘉诚,多年来靠拢北京,可谓毋容置疑。早于80年代,他已获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港方委员,又曾任首批港事顾问,为中央对收回香港安排出谋献策。此外,1989年六四事件后,外资纷纷撤资退场,李嘉诚则趁势“逆流而上”,跃进为本港在内地最大投资者,自此赢得中央信任。芸芸国家领导人中,李与江泽民交情匪浅,与邓小平及胡锦涛亦保持友好。虽然李嘉诚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未曾单独会面,但去年习近平访港期间会见香港各界时,与李握手长达13秒,明显与其他嘉宾有别。

李嘉诚与习近平未曾单独会面,但去年回归廿周年、习访港期间,两人握手长达13秒,待遇与其余嘉宾有别。(资料图片)
2012年发生南丫海难,李嘉诚探望伤者后一度哽咽。(资料图片)

近年发生的社会大事中,不时亦见李嘉诚的名字。2012年南丫海难,事发船只所属的香港电灯公司属李嘉诚旗下,李嘉诚急忙由外地赶返香港,更到医院探望伤者及家属,当时在医院回应记者提问时,他更一度哽咽,称对事故感极度难过。2013年码头工潮旷日持久,劳资双方胶著,社会舆论更纷纷将茅头指向李嘉诚,而时任特首梁振英却拒为李嘉诚出面护航,有传因与梁、李二人不咬弦有关。

雨伞运动期间,李嘉诚曾发公开声明劝喻示威者归家。(资料图片)

伞运曾发声明劝喻学生退场

2014年雨伞运动蔓延,李嘉诚迟迟未有表态,其后踏入第19日,始发表公开声明,动之以情劝喻学生退场,“恳请大家不要让今天的激情,变成明天的遗憾”,无独有偶,翌日便旋即爆发清场。

不过,事后被问及伞运对其旗下公司造成的损失时,他不讳言称“对门市有啲损失,但对长和系公司影响损失好少”,强调“要讲良心说话”。

曾批港独脱离现实

此外,每年长和系记者会上,除业续发布外,李嘉诚评论政局亦是众人焦点所在,近年他曾指港独脱离现实,对于以50年不变定调的一国两制,他则曾表示,“2047年后,到时‘一国一制’都话唔定,但是香港如果做得好,点解要变呢?”

他于2013年曾罕有接受内地报刊《南方都市报》访谈时指,强调香港必须维持法治,不能“人治”。谈及政改,他于2015年曾明言,倘不行前一步,“香港人变到全部都系大输家,你同我一样”。

李嘉诚曾于上个月“人日”当天,突袭惜食堂与众长者开饭,事后更捐出1千万元。(资料图片)

多年对内地及香港公益事业作重大捐献

李嘉诚于1980年创立李嘉诚基金会,多年来对本港及内地公益事业不遗余力。过去3个月,基金会曾分别拨款300万及1000万元关顾本港长者,分别资助社企及惜食堂,以改善家居及扩展社区工作;另亦捐款1000万元,支持教育大学推动创意教学。此外,李嘉诚基金会又于去年6月,向天水围、屯门及离岛区中学DSE考生派发5,000元“善用钱”,可谓比起政府更为“先行”。

时事评论员蔡子强认为,胡志伟当时是被迫说出“李华明不代表民主党”。 (资料图片)

蔡子强: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少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指,李嘉诚是与中央关系紧密的富豪之一,尤与江泽民最为友好,“不过都系以前嘅事”,随著时移世易,及至习近平年代,相关画面不再,近年官媒更不时狠批李嘉诚。中央领导人访港时入住的酒店选址,亦是透视李嘉诚与中共交情的线索之一,“以往江泽民、曾庆红嚟香港,都系住李嘉诚旗下嘅海逸酒店”,显示两人关系非比寻常,不过,自胡锦涛年代起,“啲领导人全部都转咗住君悦酒店。”倘著眼本港政坛,蔡子强认为,历代特首之中,李嘉诚明显与梁振英关系较为疏离,“佢无公开表态支持过佢。”他又补充指,李与梁的矛盾有目共睹,但未能评论是否与李于特首选举中,支持另一候选人唐英年有关,“不过最后唐英年选唔到,对佢(李嘉诚) 喺香港嘅影响力都大打折扣”。

至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上场后,他指李嘉诚与政府关系转趋缓和,但亦无复当年与前特首董建华及曾荫权之交情。蔡子强又相信,若论及对本港政治影响力,李嘉诚两个儿子难以和父亲相提并论。他指,虽然李的幼子李泽楷曾一度与民主党靠近,但与年轻一代议员交情,则明显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