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围山火】观鸟会忧普通鸬鹚失晚栖地 长春社促警方彻查

撰文: 刘定安
出版:更新:
长春社派员到场视察,期间南生围再次起火。(长春社FB)

南生围一场长命火警,令香港“后花园”顿时失色,原本绿油油的草地,一夜间变成焦炭。

长春社于FB发布文章,指昨午(13日)派员到场视察期间,发现仍有火头,怀疑有死灰复燃的情况。人员同时发现南生围的芦苇床、部分树木底部均受火灾波及。南生围已非首次发生火警,过往亦曾多次受灾,包括两年前南生围曾录得火灾;2010年10月至2011年元旦,竟先后至少有三四次火警;而早于2007年及2008年亦曾有两次火警记录。

长春社指出,香港春夏潮湿,秋冬虽干燥但清凉,这些气候条件都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作燃点,令植物燃烧起来,故香港是没有天然引发的火灾,认为南生围火灾必定是人为而生。文中表示,长春社不会猜测纵火者背后的动机,但无论如何必须强烈谴责纵火者的行为。

文中更直接指出,过往警方在调查南生围火灾时都束手无策:“未知今次可否加把劲,成功将破坏环境者绳之于法?”

香港观鸟会促警方尽快调查南生围纵火案。(香港观鸟会FB)

树木植物被毁,唇齿相依的鸟类动物亦不好过。

香港观鸟会亦就南生围纵火案,在FB发布文章。文中指出,是次火灾影响普通鸬鹚的重要晚栖地、破坏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干扰于南生围觅食及栖息的鸟类及野生动物,以及威胁南生围养鱼户的人身安全。

观鸟会解释,火灾地点靠近南生围北部,是普通鸬鹚的重要晚栖地。普通鸬鹚为香港冬候鸟,主要集中在米埔及南生围的树木晚栖,而在南生围栖息过夜的普通鸬鹚占后海湾族群的30-60%。根据渔护署资料2017年1月,有超过4,000只普通鸬鹚在南生围晚栖。

会方亦指出,南生围大片连贯的芦苇湿地也是“全港数一数二”的,该区亦有十多户渔户在鱼塘养鱼为生。芦苇床及鱼塘生境为不少具保育价值的雀鸟及野生动物提供觅食及栖息地,包括全球濒危的黑脸琵鹭、受区域关注的中华攀雀、受本地关注的黄苇𫛚,以及全球近危的欧亚水獭。

会方推测,根据近日天气的湿度及过往香港的记录,香港是没有自然火灾产生的,估计是次火灾很有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因而促请警方尽快调查火灾起因,保护南生围的生态环境及渔民的人身安全,亦避免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