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补选】剖析姚松炎五大死因 泛民研判:选民觉得DQ冇问题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今次立法会补选爆出“冷门”,被DQ的前议员姚松炎在九龙西不敌民建联的郑泳舜,泛民主派在3区直选之中只能以2胜1负“惨胜”。今次也是回归以来,泛民第一次在单对单的地区补选中吃败仗。
整个选战中,也有声音指出姚松炎没有地区势力,完全是“空降”九龙西,面对本身是在九龙西扎根十多年的南昌北区议员的郑泳舜,二人的地区实力可谓强弱悬殊。
《香港01》综合泛民人士的分析以及各方消息,剖析姚松炎今次的“死因”,当中包括五大因素,除了是地区工作的短板外,更大问题是原来很多选民都认为“DQ没什么大问题”,出乎泛民的意料。

死因一:选民反映“DQ冇乜问题”

今次九龙西选举,姚松炎是参选人之中唯一被DQ的前议员,泛民亦在选战中“大打DQ牌”,指出姚松炎是被“不义制度”DQ。不过据泛民人士指出,选举期间接触过不少街坊,很多人都不明白DQ民选议员有何问题,削弱了箍票能力。

由于选民对DQ议题冷淡,该泛民消息人士指,担心政府未来会对此大造文章,“证明”DQ没有问题,变相鼓励北京日后再扩大DQ范围。

除了今次补选的议席之外,本身属于刘小丽的另一个九西议席仍有待补选,泛民人士指出,今次姚松炎大打DQ牌却遭遇滑铁卢,这日后会令泛民处境相当尴尬,如果刘小丽日后出战九龙西补选,到底还打不打DQ牌,也是一个问题。

死因二:地区工作不扎实

姚松炎虽然具有全港知名度,但过往却没有地区工作政绩,欠缺桩脚,因此他至多可吸引一些有留意时政、热衷政治议题的选民支持,却难以吸纳街坊票。偏偏,郑泳舜又是九龙西的“地头虫”,由2007年就担任区议员至今,被称为深水埗“字典”,因此在此消彼长下,姚松炎票数就输了一截。

泛民人士指,今次九西选战很大程度上是要争取中间票,即政治成分比较弱,打民生议题为主。在这战场中,明显是郑泳舜占优。

郑泳舜出任区议员多年,熟悉深水埗区。(卢翊铭摄)

死因三:高估姚松炎知名度

泛民靠明星效应打九西选战,很依靠姚松炎本人的知名度及光环。但泛民人士反映,进行选举工期间,发现很多基层选民都表示不太认识姚松炎,反而对郑泳舜认识更深。再加上在选举论坛上,姚松炎表现不算太过突出,郑泳舜只须保持稳定、不出意外就轻易得分:“只要(论坛表现)唔系蒋丽芸级数,稳稳阵阵已经够”。

另外根据《香港01》所获得的地区消息,在今次选战之中,民主党及民协在众多基层居民的选区之中,都没能充分发挥其地区力量为姚松炎拉票。因为这些地区有大量长者人口,他们重视平日民生工作,需要长时间见到指定候选人在该区出现,认得此人,才会投票给他,姚松炎很明显没有这种能力。

因此,即使这些年老选民肯投票给民主党和民协,但却未必会投票给姚松炎,就算泛民有心动员这些选民投票,也难以“请得郁”。此外,民主派现时比较倚重社交平台拉票,那最多吸纳到较为年轻的选民。偏偏长者大多不会接触社交网络平台,那就更加没有渠道认识一名空降的候选人。

死因四:投票人数少

今次补选投票率不高,本身对民主派就较为不利。有泛民人士指,姚松炎的选举工程,和传统的街站、洗楼等为主很不同,著重网上舆论战,流失不少九西年长选民。加上,姚松炎本人的号召力不及郑泳舜,因此在晚上各方打“告急牌”时,郑泳舜“催票”能力比较高,所以在多个票站中,后期的票箱都是郑泳舜占优。

姚松炎在今次选举中不敌郑泳舜。(余俊亮摄)

死因五:“Plan B”问题致政治风波 民协成员不满

姚松炎早前在“民主动力”举办的初选之中大获全胜,代表民主派出选九龙西。而民主派在制订“Plan B”时,原先决定如果胜者被DQ,将由第2名补上。按照初选结果,那顶上的人会是民协冯检基。可是,民主派在初选结果出炉后,据指因为考虑“胜算”问题不欲冯检基成为Plan B,最后冯检基“自愿”退出,但一般相信是受到民主派内部压力。

《香港01》所获的消息指出,有不少以九西为根据地的民协成员,特别是年轻一群对此相当不满。因此在今次补选之中,部分民协成员或未有尽全力为姚松炎拉票,令本来就欠缺地区桩脚的姚松炎遭受重大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