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炜称青年最关注教育问题 不同意派钱
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刘鸣炜近日向政府提交《香港青年发展策略》报告书,他今日(10日)出席电台节目时指,报告“如实反映青年意见”,又称青年最关注的议题是教育,认为各持份者都要反思如何改善。他在节目中举例,“今时今日,大学学位绝对不保证你有好好的出路”,社会如何确保向上流动的阶梯。谈到派钱,刘鸣炜坦言“不同意向青年人派钱”,称虽然“好多政客会想政府派钱”,但从青年政策角度“成效不大”。
刘鸣炜今日出席港台节目时表示,《香港青年发展策略》“如实反映”大部分青年人的声音和他们看到的挑战。刘鸣炜指,从收集到的意见中,可以看到有“3大范畴是青年重视的就是‘教育、教育、教育’”,可见问题的重要。他续称,教育问题复杂,例如有近八成学生未能进入大学,可能会令人感到“失落、颓废”,认为政府要考虑他们的出路问题。
另外,刘亦指,过去一段长时间大学生的月薪升幅都仅是追回通胀,未必能成为中产,“今时今日,大学学位绝对不保证你有好好的出路”,社会各界都要反思。
回应“挨下啦”论:挨完亦未必有好结果
近日行政会议成员罗范椒芬回应预算案时称“挨下啦后生仔”,引起争议;刘鸣炜指,自己亦“唔后生”,亦明白社会上可能有这个声音,事件反映到“跨代沟通、了解不足够”。他续指,如果“挨下真系有理想结果,就要挨”,但已是往往是“挨完、付出过”都未必能有好结果,“例如年青人置业”。他希望政府注意,如何可以创造到理想环境,让各界发挥所长。
刘鸣炜:“过分迷恋本土对青年未必有利”
至于置业问题,刘鸣炜称政府应提供更多元选择,因未必人人都希望置业,政府应尽量提供各种居住选择予市民。他又称,如政府协助年青人借贷,让他们上楼时可以做到九成以上按揭,“要考虑帮到佢还是害到佢”。
谈到青年参政问题,刘鸣炜指“未必人人都想讨论公共政策”,对于政府开放部分委员会让青年自荐是“好事”,应将措施恒常化,尽量吸纳青年声音。但他认为“过分迷恋本土对青年未必有利”,选民亦认为只有“单一的口号”的政客,未必能代表到他们。他又提到,“由占中开始,不论是建制、泛民,大家都是攞呢个标签(青年)抽水,攻击政府或撑政府都好”,强调青年工作不应该有政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