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补选.拆局】本土票源何去何从 范国威选情首当其冲

撰文: 吴倬安
出版:更新:

立法会补选周日(11日)举行,民主派能否直选三席全赢,平均占整体票源百分之十的本土派支持者之取态或成关键。综合三区形势,本土派在港岛区仅占约6%票源,对区诺轩影响较少;在九龙西,本土派占整体票源高达约15%,影响力较大,而姚松炎的DQ光环和专业形象,料流失票不多。惟在新界东,本土派势力较强大,而新同盟范国威与本土派在路线辩论有积怨,虽然近日他积极到梁天琦“票仓”宣传,但反遭本土派在网上群起批评。纵使民主派在新界东“票底”深厚,但本土派势力或成范国威胜选的暗涌。

梁颂恒前年换届选举中胜出。(资料图片)

回顾2016年换届选举结果,参选新界东的青年新政梁颂恒、以热普城名义参选的陈云根、黄琛瑜和梁金成,合共取得63,594票,占整体票数10.96%。而参选九龙西的青年新政游蕙祯和热普城黄毓民,合共取得40,862票,占整体票数14.25%而参选港岛区的热普城郑锦满则取得22,555票,占整体选民5.99%。

撇除本土派的票源,民主派与建制派的选民比例随即收窄,新界东和九龙西的民主派得票分别占约46.96%和42.96%,仍较建制派的40.69%和37.5%为高,而民主派在港岛区的票源则占42.11%,较建制派的40.38%为多。

虽然民主派的比例较建制派高,但不代表民主派能稳胜,主流民主派普遍担心倘补选投票率低,无法淡化建制派的铁票效应,同时,若未能团结本土派的支持者,选情更会出现隐忧。

郑锦满在2016年作为本土派唯一代表,仅取得5.99%的选票。(资料图片)

港岛区:本土派影响微 中间派支持最关键

本土派在三区的影响力量各有不同。在港岛区,其影响力较细,仅占约6%票源,对区诺轩影响较少,区诺轩能否胜选,关键反而在于能否争取占整体10%的中间派支持。有分析指,王维基的票数有近一半为温和民主派选民,区诺轩或能藉过去地区工作和DQ效应,取得部分中间派支持。

游蕙祯因宣誓风波被褫夺议员资格。(资料图片)

九龙西:姚松炎容纳本土票源能力较高

而在九龙西,虽然本土派占整体票源高达约15%,不过姚松炎的DQ光环和专业形象,成为他较能吸纳本土派票源的关键因素,而青年新政游蕙祯的支持者中,一部分为开明本土派,对姚松炎亦不抗拒;故对姚松炎而言,关键是能否吸纳民协、民主党的地区票。

范国威与激进本土派在路线之争上辩论激烈。(资料图片)
梁天琦到“票仓”将军澳尚德谢票。(资料图片)

新界东:范国威连日争本土支持 反遭“KOL”围攻

反观新界东,本土民主前线梁天琦和青年新政梁颂恒在2016年的补选和换届选举,分别取得6万多票和3万多票,新界东被视为本土派的“老巢”,有一定的票源和实战经验。

范国威知道本土派的票源对选举具影响力,连日到本土派的“票仓”宣传,包括日前伙同中大学生会前会长张秀贤,到梁天琦的将军澳票仓尚德宣传。

他又在Facebook公布支援在囚抗争者措拖,包括考虑在当选后开设职位予重投社会抗争者,就是为拉拢本土派。

惟范国威与本土派积怨颇深,包括他曾与其他民主派召开记者会,就本土派对在反水货行动中的行为表示“深感遗憾”,被指与本土派“割席”,而且过往他们在政治路线上的辩论十分激烈。故此,当范国威在网上争取本土派支持时,遭本土派的舆论领袖围攻,包括卢斯达、城大前校董仇思达(无敌神驹)、香港众志前成员林淳轩等,可见其宣传不成反而出现反效果。

然而亦有分析指,范国威在2012年当选立法会议员时,其主要票源是来自当时仍未成形的激进本土阵营,相信有一定数目“反DQ”支持者,会重投范国威的“怀抱”。

总言之,范国威能否补选中“稳胜”,本土派票源能否“过户”为关键,倘未能“过户”,在选举气氛淡静和低投票率下,范国威的选情将有暗涌。

2016年换届选举各区票数

新界东

九龙西

香港岛

建制派

236,228(40.69%)

104,732(37.5%)

152,078(40.38%)

民主派

272,618(46.96%)

119,816(42.96%)

158,593(42.11%)

本土派

63,594(10.96%)

40,862(14.25%)

22,555(5.99%)

中间派/其他

8,084(1.38%)

13,461(4.82%)

43,351(11.51%)

总数

580,524

278,871

3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