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罗致光冀加码持续进修基金助进修 称关爱基金非单扶贫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现届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提出,政府向持续进修基金额外注资85亿元。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资助额由1万元升至2万元,并将申请年龄上限调升至70岁后,相信可鼓励市民进修。不过他亦表示,担心有人浪费资助,故在检讨机制后,当学员使用了基金首1万元资助后,其所需缴付的学费,会由原本的两成,增至四成。他又强调,关爱基金本身就有“补漏拾遗”的作用,并非只是扶贫项目。

新规定下,如果学员已领取持续进修基金首1万元资助,之后再获资助时,就只可获课程学费的六成金额。(资料图片)

根据现时持续进修基金的机制,学员与课程提供者的款费比例是二比八。罗致光表示,有部分人或会因低廉收费,“系咪都报名先”,但到最后未必认真读,故在检讨基金机制后,当学员花了首1万元资助又再报读课程时,就只能取得课程费用的六成资助,换言之需自缴四成学费。至于会否因资助额提高而令课程学费增加,他表示最好由学员评论课程质素,希望不会令课程加价。

过往基金户口设有年期限制,如学员未能于限时内用尽资助,就不能再使用。罗致光表示,在新规定下,将取消限制,但过往户口因逾期而被冻结的学员,之后亦能重新申请资助,不过系统需要时间更新,期望明年初可推出。至于受资助的课程,他表示会增加受认可的课程,提供更多选择,让市民“拾级而上”。

对于近日多个政党批评,以关爱基金“补漏拾遗”未能分享经济成果的市民,有违基金扶贫原意。罗致光表示,虽然基金大部分项目与扶贫有关,但亦有部分措施对象不限于低收入人士,例如一些昂贵药物资助、标靶药物等,中产甚或高收入人士都收惠。他又指,基金本身就有“补漏拾遗”的作用。

预算案又提到,聘请六十岁以上的退休或失业人士的雇主,可获发在职培训津贴。罗致光表示,计划没有工种限制,希望借此让有能力的退休人士重投市场,相信可纾缓劳工市场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