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义工】患顽疾 父逝母病 抑郁女摄影师靠助人走出阴霾
十多年前,正处于博杀年龄的摄影师古举芬,没想过不如意的事接二连三不止。首先她突然确诊患上顽疾,再而是父亲病逝、母亲患上认知障碍症(前称老人痴呆症),再而遭到逼迁,出现经济困难,处于康复期的她终也崩溃,一度想过自杀,第五个打击是确诊中度抑郁,最严重的时间,无法自理。有云上帝关了一扇门,必会再开另一扇窗。曾获《国家地理》杂志优异奖的古举芬,生命中还有摄影,她就用这技能去助人,遇上与她同行的义工,走出阴霾,再见曙光。
确诊患顽疾是噩运连连开始
现年47岁的摄影师古举芬忆述,2005年确诊患上重病后,需暂停工作。没想到坏事一齐来,父母身体也相继出问题,令她身心承受不少压力,直至2010年父亲去世,妈妈又确诊认知障碍症。但噩梦未完,此时她又遭到逼迁,面对多方面的不如意,她形容自己当时的情绪接近崩溃,“我当时真的好想死......整整一个月不冲凉,返不到工。”
我当时真的好想死......整整一个月不冲凉,返不到工。
接二连三的打击,古举芬再撑不住,其后确诊中度抑郁,一直需要服药控制病情,今日忆起经历时不禁落泪。值得庆幸的是,她生命中有摄影,以及遇上不离不弃的义工朋友,“揾工时接触到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义工,他们鼓励我走出自己的圈圈,去教综援家庭、长者、隐青、SEN(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少数族裔摄影,一齐走返出去。”
摄影的帮助好大,可以医治人的心灵及情绪。
“大徒弟”重病仍要上堂铭记于心
古举芬的摄影作品曾获《国家地理》杂志优异奖,“摄影的帮助好大,可以医治人的心灵及情绪。”最令她感动的,莫过于其中一名年约80岁的“大徒弟”伯伯,在病重期间仍坚持出院上她任教的摄影课,“‘大鱼伯伯’可以算是我的大徒弟!他呼吸困难,坐着轮椅,身体不适却仍然很开心,很积极学习及参与课堂。”伯伯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笑容却成为了古举芬努力下去的动力:“他的笑容令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到更多人。”
古举芬勉励同患抑郁的人士勇敢面对:“抑郁是会陪着我们走,是无办法的,但要相信自己可以排除万难行出去,你想清楚会发现不是自己想像般惨,只是视乎你愿不愿意走出去。”
有份陪伴古举芬走出阴霾的注册社工陈思汉目睹举芬的进步,推荐她参与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第九届“香港杰出妇女义工选举”,举芬更成功成为11名得奖者之一。
抑郁是会陪着我们走,是无办法的,但要相信自己可以排除万难行出去。
红斑狼疮症患者无法工作 领综援一周做足六日义工
而62岁的单亲妈妈邹少莲亦是得奖者之一。她在1981年患上红斑狼疮症,面部及关节受影响,不能如常工作,至今仍要靠药物控制病情。她坦言,多年来依靠综援生活,为了回馈社会,多年来每星期会进行六日的义工服务,平均每日做4小时义工,包括向单亲家庭发放正能量;她更邀请家人及朋友加入义工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