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料向基层儿童派2000元 团体:金额不足 计划粗疏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财政预算案今(28日)出炉,外界盛传财爷将向领取学生资助的基层学童发放2千元“利市”,社区组织协会组织干事施丽珊认为相关金额不足,不足以让贫童改善学习需要,同时亦应涵盖括综援儿童。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代表何汝瑛则表示欢迎,但形容计划粗疏,且无诚意,“好细粒糖,只系一次性就算。”

政府拟向基层学童派发2000元“利市”。(资料图片)

施丽珊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常估错盈余,且甚少投资未来,对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推出“理财新哲学”,她期望可全面改善基层福利,在纾困措施多著墨。港府过往亦被指忽视㓥房及笼屋居民,她则希望可以针对性推出补助措施,例如恢复N无津贴。

促港府推补习券
她又指,本港现有23万贫童,换言之每5个便有1个儿童活于贫穷,以往教育可脱贫,现时却变相拉阔贫富悬殊,基层家庭难追教育步伐,2000元资助根本不足以补助学习需要,“依家唔系靠读书就得,又要买参考书,又要一人一体艺,多元学习又要由家庭出钱。”,她认为港府可考虑推出补习及学习券,但长远必须检讨整个教育制度。

施认为,港府亦应将“利是”涵盖至综援儿童,虽然外间盛传综援会“双粮”,但施综援家庭亦处于水深火热中,“佢哋嗌晒救命,综援制度亦都好耐无检讨,但你知呢个社会几抨击综援人士。”

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代表何汝瑛则在同一节目指,倘政府有心解决跨代贫穷的话,宜制定长远措施,她亦建议将“低津”内的儿童津贴放于书簿津贴内发放,另外亦需检讨学生资助制度。

有任职学校书记的听众则认为,不应向综援儿童发放此笔“利市”,认为他们已获足够福利资助,“佢哋一年—可以去几次海洋公园,但好多书簿津贴学童去都未去过”,另有听众认为应集中扶助N无人士。施丽珊及何汝瑛均促请外界勿标签综援人士,“其实佢哋虽然有政府帮,生活未必系大家想象中咁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