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公路翻九巴】威院急救现场:可帮手医护都回院 12公院收症

撰文: 张美兰
出版:更新:

大埔公路发生九巴翻侧大型车祸,至今最少造成19人死亡,多人受伤。大批医护人员赶往肇事现场,多间公立医院随即启动应变中心,协调接收伤者。据知,至少12间医院调动人手配合。一向专门接收严重车祸伤者的大型创伤中心威尔斯亲王医院,早已派出两队医护人员前往车祸现场抢救。据悉威院接收了3名“红色”病人,即最严重的病人;大埔那打素医院亦接收了1名“红色”病人。其他伤势严重的乘客由其他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大埔公路九巴车祸现场,大批消防、医护人员加入救援。(余睿菁摄)

大埔公路发生巴士翻侧夺命车祸,今晚约6时16分,大埔公路大埔滘段一辆双层九巴向左翻侧,倒在路边,造成多人死伤。

医管局发言人表示,截至近9时为止,伤者送往12间医院,18人严重,28人稳定。

+1

“成间医院都好紧张”

事故发生后,医院管理局总部按机制即时启动控制中心,以分流病人,并与消防处沟通。据悉,可处理大型创伤病人的威院,现场气氛紧张,除了本身的急症室医护人员落力抢救,在病房工作的护士也调动至急症室加入救援,全院“可帮手的医护都返咗嚟”,而心理学家等团队返回医院支援,“成间医院都好紧张”。

伤者送往的12间医院,分别为威尔斯亲王医院、北区医院、大埔那打素医院、仁济医院、玛嘉烈医院、伊利沙伯医院、联合医院、广华医院、博爱医院、屯门医院、明爱医院、将军澳医院。

车祸抢救现场 4种颜色分流伤者伤势

急症科医生钟浩然指出,当有车祸意外发生后,赶至现场的救护员会为伤者作快速现场分流(Field triage),以伤势的严重程度和救活的可能性,把伤者分为“黑”、“红”、“黄”、“绿”四种级别,从而决定送院救治的先后次序。伤者获评估伤势后,胸前会挂上相应的分流颜色牌,以资识别。其他医护人员便可根据伤者的分流级别施展现场救援及安排送院事宜。

分类为“红色”的是最危急病人,有即时生命危险,这类病人需获即场急救及优先送院;“黄色”病人是紧急病人,须尽快接受治疗,但无即时生命危险;伤势最轻的是“绿色”病人,一般可自己步行,会稍后获治理。“黑色”病人是死亡或被判断为无救活希望的人士,现场人员一般不作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