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洞油菜花田消失 黄金花海成追忆 村民改种莲花打造世外桃源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被喻为“蜻蜓天堂”、近年以油菜花田闻名而成为港人打卡热点的沙螺洞,其保育与发展风波拉锯近40年,随著行政会议去年6月批准以大埔船湾堆填区作非原址换地后,事件终告一段落,村民承诺以保育为大前提,不再种植油菜花,意味当地的黄金花海将成历史。
不种油菜花田种什么?有环保团体正向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拨款,冀回复沙螺洞湿地原貌。村民代表称愿意配合环团保育,现改为种植莲藕,冀5月莲花盛开时,打造另一“世外桃源”。

沙螺洞油菜花田(左);沙螺洞现貌(右)。(黄伟民摄/受访者提供)

2016年起,沙螺洞出现一片黄澄澄的油菜花田后,不少游人专程到场打卡,但环保团体关注油菜花田的种植方法破坏农地植被及抽干湿地,会破坏湿地生态及威胁蜻蜓栖息地。

今个新春,村民终于让步。沙螺洞村民权益会会长张伟国向《香港01》表示,自行政会议去年6月批出大埔船湾的已修复堆填区向沙螺洞发展有限公司非原址换地后,他就没有再种植油菜花,原来的油菜花田现时荒废著、并长满杂草。他预计新春的人流亦会因此减少七成,过往“由朝忙到晚”的情景亦只留在回忆中。

沙螺洞1997年被划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SSSI),村内有不少蝴蝶、蜻蜓聚居。(资料图片/黄伟民摄)

行政会议批准非原址换地至今超过半年,环境局指,政府现正和沙螺洞发展有限公司就该原址换地建议的条款和细则等事宜作商议。渔护署会于沙螺洞推行保育管理,并探讨委任合适的非政府机构,以推行相关的保育管理计划;同时与当地持份者协作,提供适切的设施和服务供公众享用及教育之用。另一方面,现时有一非政府机构正申请透过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拨款,与沙螺洞的土地拥有人订立管理协议,进行生境及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沙螺洞现貌如下:

沙螺洞孕育全港六成本地蜻蜓品种​ 成全港之最

现时沙螺洞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的“自然保育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和“绿化地带”之内(沙螺洞地带),拥有丰富多样的生境,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的12个须优先加强保育地点中,其在生态方面的重要性排行第二,仅次于米埔及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等国际级重要湿地。不过自2016年起,村民于该地种植油菜花,令不少农地遭到平整,连湿地也抽干,改变沙螺洞原貌。

该沙螺洞地带为本港最重要的蜻蜓繁殖和育幼场之一,孕育超过六成的本地蜻蜓品种,包括稀有、濒危和本地特有的品种。本港有纪录的蜻蜓品种中,在该沙螺洞地带内有纪录的多达76种,令该处成为香港蜻蜓品种最多的单一地区。且沙螺洞地带拥有茂盛的林木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及相对较少污染的溪流、沼泽及林地,因此可同时为众多蝴蝶、萤火虫、淡水鱼、哺乳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和鸟类提供重要生境,故沙螺洞地带亦享有“山林湿地、蜻蜓天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