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捐肾技术进步 中大研究团队吁市民可考虑捐活肾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对末期肾病病人来说,唯一能重获新生的机会,很可能是获得离世的善心人捐赠肾脏。中文大学研究显示,于2007年至2016年间,香港每年只进行58至87宗尸肾移植手术,但截至2016年底,有约2,000名病人正等候肾脏捐赠,活体捐肾能否成为肾病病人的另一出路?

截至2016年底,约2,000名病人正等候肾脏捐赠。(资料图片)

不少人可能对活体捐肾后的健康情况感担忧,最新一期《香港医学杂志》发表报告,由香港中文大学何善衡泌尿中心和肾科的研究人员,分析1990年至2015年间在威尔斯亲王医院进行活体捐肾人士的医疗纪录,显示捐赠者的手术整体结果良好,仅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

而自2002年引入微创技术后,活体捐肾手术的效果愈见良好。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比较,微创手术的整体平均出血量由532.2毫升大幅下降至55.3毫升,手术后住院时间亦由8.1天减至5.7天,当中没有捐赠者因手术死亡或引致末期肾病,捐赠者的肾功能长远亦令人满意。

吴志辉指出,虽然肾移植来源有活体和尸肾两种,但器官需求往往远超供应。(资料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泌尿外科组教授吴志辉指,肾移植是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首选,但香港的尸肾供应严重不足,活体肾移植既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低并发率和排斥,亦能缩减病人等待尸肾的时间。研究团队鼓励市民积极考虑成为活体亲属捐赠者,为肾病病人燃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