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吸尘?港大、剑桥研究揭元朗天泽、天逸邨全港最穷污染最严重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曾表示,本港最受全球暖化影响的是居住㓥房的市民,因㓥房又热又焗,言论令人关注本港环境不公问题。香港大学最近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进行“港大剑桥清洁能源与环境研究平台”研究,将全港16个政府固定的空气监测站,模拟细分11万个虚拟站作分析。结果显示,贫困人口地区的社会剥夺指数越高,该区平均PM2.5污染物浓度就较高,揭示本港存在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当中以元朗天泽邨和部份天逸邨,是全港最污染、最贫穷的地区。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PM2.5浓度在贫穷人口聚居地相对较高。(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港大剑桥清洁能源与环境研究平台”构建了一个格兰杰因果模型,利用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的现有城市动态数据作为替代数据,为全香港提供细致度达100米乘100米的精准空气污染估计,将16个政府监测站,细分成11万个虚拟站。这些替代数据包括空气污染物浓度、车流信息、气象数据和城市型态数据。

研究分析412个具有不同社会剥夺程度选区,透过社会剥夺指数量度,选取及结合4个反映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包括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不流、非专业职位及非业主住户。

结果发现社会剥夺指数越高的地区,其平均PM2.5污染物浓度也较高。研究人员指,研究反映香港有迫切需要建立更统一、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及公平公正的环境政策。

港大剑桥清洁能源与环境研究平台总监李安国(左)表示,一、两年后市民将可免费实时得知全港412个选区空气污染情况。(劳敏仪摄)

全港具有最高PM2.5污染浓度及最高社会剥夺指数,以18区计算,按严重程度分布于元朗、观塘、西贡、深水埗及黄大仙。研究又按区议会412选区作分析,发现元朗区的“逸泽”是全港最贫穷及最污染的地区,当中天恒邨及天耀邨的每月平均PM2.5达84微克/立方米;另观塘区的“双彩”、西贡区的“健善”、深水埗区的“富昌”和黄大仙区的“彩虹”,都属各区最严重选区,平均PM2.5达68微克/立方米,浓度分别高于世卫标准近2.4倍及1.7倍。上述选区社会剥夺指数由1.4至1.8不等,可见基层承受较多空气污染。

研究显示,贫困人口地区的社会剥夺指数越高,该区平均PM2.5污染物浓度就较高,揭示本港存在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劳敏仪摄)

研究数据准确度达86%

港大剑桥清洁能源与环境研究平台总监李安国表示,恶劣空气质素会损害个人健康,能引起如癌症、中风、𠱼喘或心脏病等疾病,故建议政府在污染严重且贫穷地区提供金钱补偿,用作建立行人专用区、植树等之用。

李安国指,目前各选区空气污染情况会2小时更新一次,并会显示PM2.5、PM10(可吸入悬浮粒子)、二氧化氮、臭氧及二氧化硫浓度,准确度平均达86%,预计一、两年后可开放平台供市民参考,但研究数据尚未完善,例如欠缺高楼大厦分布数据,望政府能免费或低价开放有关数据。

他又指,下一阶段会建立以大数据为本智能及个人化空气污染监测和健康管理,预计5年后市民可透过手机程式,预测各选区空气污染程度、提供个人化路径建议,计算行走不同路线会吸入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