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敦治病人样本含菌 报告揭样本收集瓶含菌 停用2800个瓶

撰文: 张美兰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律敦治及邓肇坚医院今年 3月1日开始,先后在7名内科病人支气管镜细胞检验样本,发现非活真菌,随即邀请专家追查事故源头。医管局今日(4 月5日)公布调查报告指,专家追查发现,在样本收集瓶发现同类的非活真菌。同批次的样本瓶共有2800个,供应5间医院,包括律敦治、东区、屯门、博爱及将军澳医院。当局强调,并没有病人因使用该样本瓶而受影响,但会即时停用该批次,并安排供应商回收。

律敦治医院早前7名病人的样本验出非活真菌。(资料图片)

律敦治医院3月1日至8日为内科病人进行支气管镜细胞检验时,在病人的样本发现真菌,但为病人检查时,则无发现他们受真菌感染。医院其后成立专家小组,及邀请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团队调查。

专家小组报告指,在调查期间曾检视医院环境,相关的仪器及消毒程序,最后在供应商Medpower Company Limited一个批次的细胞学检查样本收集瓶,发现同类非活真菌。医管局翻查记录,确定该批次合共2,800个样本收集瓶曾分别供应5间医院。有关医院遂覆检,并无发现有病人个案因使用样本收集瓶而受影响。

律敦治医院发现照支气管镜病人的样本验出真菌后,随即追查原因。(资料图片)

收集瓶存放病人分泌物

据了解,当病人的X光检查发觉肺部有阴影,医生会为病人照支气管镜,抽取组织或分泌物,放进样本收集瓶作进一步化验,以助诊断炎症或癌症等疾病。因此病人不会接触到瓶内的真菌。每个样本收集瓶是独立包装,出厂前会用伽马射线消毒,包括杀死真菌。故此推测真菌“尸体”在样本瓶出厂时已存在。今次事故不涉及医院储存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