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虐儿个案无指引 校长批社署轻视校方“转介”个案
5岁女童陈瑞临(临临)疑遭虐待致死,其生父及继母昨被控谋杀。临临生前就读的幼稚园校长称,在校时一直未见临临有不寻常伤痕及情绪异样,令人关注幼稚园处理虐儿个案的情况。有幼稚园校长批评不轻易向社署“转介”个案,单亲家庭、领取综缓个案等才会受理。
民建联南区区议员、幼稚园校长谢麦巧玲称,目前教育局未有处理虐儿个案指引,故好依靠前线教师是否细心察觉,校长是否主动跟进。
幼稚园无虐儿个案指引要靠前线细心
麦校长举例,由于小朋友身体伤痕有衣服掩盖,故教师有时会选择在小朋友去洗手间洗手,折起衣袖时,留意对方情况;或当接触小朋友时,身体有瑟缩反应,就会将有关情况向校长汇报。校长会与家长约见了解,必要时会转介社署或地区中心社工跟进。
批社署轻视校方转介个案
不过,她指不少学校曾向她反映,难以向社署转介个案,例如试过发现有学生身体有多道伤痕,尝试将个案转介社署,但由于社工两日后才来检视伤势,伤痕已消散,加上非复杂家庭背景,故并无接纳“转介”。她批评社署只会主动跟进有单亲、综缓或问题家庭的个案,容易轻视校方转介个案,“作为社工,应该咩个案都聆听,而唔系拒绝,我地都系有根有据先举报!”
麦称,目前幼稚园并无学生缺课通报机制,教育局只是要求幼稚园上报连续一个月无上学的个案,做法亦只为减去人头资源。她称,无通报机制下,校方难以再跟进,例如有校长约见怀疑虐儿的家长后,小朋友竖日即缺课,并再申请退学,校方难作跟进。
她认为教育局应检视通报机制,建议可与中小学的做法看齐,即学生连续缺课7日或以就可上报教育局;亦应设立一套怀疑虐儿个案处理方法指引供参考。
她今早与数十名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成员前往政总请愿,并向政府代表递交请愿信,要求加强防止儿童受虐措施,包括将“一校一社工”扩展至小学、加强幼小教职员培训及指引、增加地区家庭支援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