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从十张相看尽袁国强五年半功过

撰文: 李家伟 林景辉
出版:更新:

律政司司长一职易帅,出任5年半司长的袁国强决定退下火线,换上国际仲裁专家、资深大律师郑若骅接任。袁国强任期内,面对人大831决定直接触发为时79日的雨伞运动、人大常委会首次于法庭案件进行期间主动释法、向法庭提出DQ 6名立法会议员资格、政改方案因“等埋发叔”而大比数否决,他最后更要处理高铁“一地两检”被指违反《基本法》的法律争议,未及完成便离任。回首5年半,其功过,谁人可以定?

袁国强是首名曾担任大律师公会主席的律政司司长,但他亦是首位曾担任广东省政协的司长。(资料图片/陈焯𪸩摄)
人大831决定,泛民直指“真普选”幻灭,直接触发为时79日的占领行动。但占领地点由原定的中环,变成金钟政府总部外,警方更发放催泪弹。(路透社)
占领期间,双学三子曾经与袁国强在内的政改三人组进行破天荒对话,直播镜头之外,未料是时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刘江华未有发言,改图被网民疯传。(政府新闻处图片)
袁国强是政改三人组一员,但因泛民与中央就政改分歧甚大,最终未能通过政改方案,但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建制派声称“等埋发叔”而未有投票,方案以大比数否决。(路透社)
立法会议员宣誓事件促成今次立法会补选,惟民主派就出战的“Plan B”人选未有定案。(资料图片/李泽彤摄、江智骞摄)
袁国强一直指,香港法院可处理立法会议员宣誓风波,言犹在耳,人大未及案件判决前主动释法,触发法律界再以穿上黑衣游行。(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盛传一直不希望续任律政司司长的袁国强(前排左一),最后仍在今届新班子的名单上,但续任半年司长后便离任。(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袁国强任内其中一项争议决定,就是决定就新界东北发展拨款冲击立法会一案提出刑期覆核,最终令何洁泓等13名被告重判入狱8至13个月。(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袁国强任内其中一项争议决定,就是决定就双学冲击政府总部公民广场一案提出刑期覆核,最终令黄之锋等3名被告重判入狱6至8个月。(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律政司前司长袁国强(左)任内处理最后一项法律争议事件是“一地两检”的法律依据,人大常委会最后否定袁国强初期提出引用《基本法》第20条。(资料图片/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