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领展到底有几“关公” 新闻之花也要逃出热厨房?
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透露,最近疑被代表领展的专栏作家李兆富“恐吓”。而领展方面就此事发出声明,表示对叶刘的指控感到“震惊”,但同时亦指她对领展的情况“了解并不全面,故希望透过不同途径加强有关沟通工作”。领展的回应固然令人怀疑所谓的“沟通工作”是甚么一回事,加上有其他党派议员亦站出来“Me Too”,表示也曾遇过类似情况,令今次“恐吓”风波充满黑人问号。事实上,领展近年可谓“关公”缠身,一举一动都屡爆争议,曾任领展(当年仍叫领汇)大公关的新闻之花缪美诗,当年就被传因为要处理一单接一单的“关公灾难”而疲于奔命,终于要跳出这个热厨房。话说在2007年……
延伸阅读:撰文批评领展 叶刘指控李兆富恐吓会“郁新民党区议员”
“恐吓”风波成罗生门 领展难避“关公”之灾
今次“恐吓”风波惹来政圈议论纷纷,一方面,根据领展的回应,领展管理层的确对叶刘的批评颇有意见,但所谓的“沟通工作”期间是有人“讲大咗”,还是讲者无心听者有意?另一方面,“恐吓”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指控,叶刘作为前保安局长,为何不做一个好榜样,报警以彰显法治?
而且有花生友亦称,新民党将派出陈家珮出战明年初的立法会港岛区补选,两件事到底又有没有关连?但既然作为当事人的叶刘也选择不报警处理,“恐吓”风波的来龙去脉,或许只能留待几位事件主角进一步向公众交待。
延伸阅读:【01直击】李兆富亲解叶刘领展事件 否认恐吓:我无收钱游说
新闻之花成领汇大公关 挨过上市争议 最终亦离开热厨房
自从领展上市以来,一向都争议声不绝,但相比当年,近年更可谓“关公”缠身。在领汇上市初期,尚且有一些议员、学者等愿意出面力撑其上市计划,但近年领展在社会争之中,往往陷入挨打状态,例如在2012年举办推介小店风味的“寻味时光”活动,就被不少社会人士炮轰为猫哭老鼠,最终在群情汹涌下腰斩收场。
谈到个中变化,就不得不提领展的一段小历史。在2005年初,当时的领汇找来亚视的知名新闻主播、被誉为新闻之花的缪美诗加入当企业传讯主管。但这份工绝不易做,因为当时领汇的上市大计,遭到公屋居民卢少兰入禀司法覆核煞停,缪美诗既要应付和房委会的交接工作、又要四出就领汇上市计划向各界解画,最忙的时候近乎有开工无收工。但挨过这段艰难时期之后,缪美诗却在2009年突然宣布辞职。
延伸阅读:团体批领展拆售商场漠视居民诉求 苏伟文称若无违契约政府难干预
政府盼管理层“有商有量” 如意算盘被“坏孩子”打破
事实上,缪美诗离开之际,领汇的管理层正不断大地震。因为政府筹备领汇上市的时候,所委任的管理团队都是和政府“有商有量”之人,例如上市时的主席郑明训、行政总裁苏庆和,都是和政府关系良好的“公职王”,而郑明训更为此而辞去投资银行的顾问工作,以示要全力做好领汇。当时政府的如意算盘是,就算将领汇上市“卖断”,只要管理层仍然是政府的友好,就可以一定程度影响领汇的决策,防止领汇作出一些令政府尴尬难堪的决定。当年郑明训接受传媒访问时曾强调,领汇上市后仍会承担社会责任,明白不少小商户仍要维持生计,领汇不会“做到咁绝”。
不过这个如意算盘当然是打不响,因为领汇上市之后,英国对冲基金TCI(The 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当年被称“坏孩子”基金)在市场密密收集,更一度成为领汇最大单一股东。据悉,擅长将资产拆骨赚尽短期回报的TCI,曾要求领汇在短期内大幅加租和推高资产回报率,但郑明训、苏庆和为首的管理层却不认同这种做法,只是他们向政府“求救”后所得到的回复,是政府已失去领汇的控制权,无计可施。
延伸阅读:领展拍板230亿出售17商场 基汇资本为首财团购入
新管理层更进取 “做靓盘数”错了吗?
而2007年就成为领汇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该年郑明训、苏庆和先后辞职,换上了前置地集团行政总裁苏兆明(Nicholas Sallnow-Smith)接任主席一职,到了2009年初,投资银行出身的王国龙则成为了领汇的行政总裁,当时有说这个新团队和TCI以及其他基金股东的取态较为接近。亦是自当时开始,领汇的作风变得更为进取,更积极翻新商场──但同时亦提高租金、引入更多大型连锁店等。而街坊老铺、小店被大幅加租、甚至因而结业的负面新闻亦如雪片飞来,成为一单接一单的“关公灾难”,惹来政党、社会人士猛烈批评,而负责联络社会各界的领汇公关团队,更成为万箭穿心的箭靶。到了2009年底,缪美诗选择离开领汇,自立门户开公关公司。
虽然后来TCI不断减持领展,但当年一役仍深深影响领展的管理风格,而其iBank式作风,更在近年不断拆售商场的交易中表露无遗。因为客观上,领展不断出售营运表现较差的商场,既有利于“做靓盘数”,去芜存菁拉高整体租务表现,更可以推升盈利,管理层则可赚取更丰厚薪酬。根据领展年报,去年最高薪的管理人员,全年酬金超过五千万元。加上是上届梁振英政府放宽了如领展等房托基金(REITs)的投资限制,领展自然更积极拆售商场套现,再投资其他更具商业潜力的发展中项目。
延伸阅读:香港连续23年获选最自由经济体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高兴再获肯定
支持“自由经济”又反对“赚到尽” 政客高官在干甚么?
然而,即使有不少人批评领展唯利是图“赚到尽”,不过今天的领展并非政府机构、政府本身也不持任何股份,作为一家纯商业机构,其管理层固然有责任要为股东争取最佳回报,正如受到不少香港社会精英和政府高官推崇的经济学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指,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为投资者赚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领展管理层不但没有错,反而做得十分称职。
要问的真正问题是,当年高举“自由经济”支持领汇上市,今天却“为民请命”批评领展霸权的政客们;以至视“自由经济”为香港各种社会问题终极解决方法,却又慨叹领展成为民生大山的政府高官们,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在干甚么?事到如今,还要傻头傻脑地死揽所谓“自由经济”的神主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