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总署网上地图胪列869幅可供短租用地 新界占近九成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有民间团体早前揭发有富豪利用短租地改建泳池或私人花园等,发展局承诺今年底会将所有可供短租的土地资料放上网。地政总署今日(28日)公布,已将全港869幅可短租的土地资上载至地理资讯地图,供非牟利机构参考及申请,当中近9成的土地位于新界;属黄金地段的中西区,亦有15幅闲置的短租地。
列出可短租土地面积及年期
地政总署将由该署管理、适合以短租方式,直接批予非政府组织用作临时用途的土地清单公开,并上载于“地理资讯地图”。该些土地的资料,包括地块形状、面积、现时状况及可用年期等。地政总署表示,会因应最新情况,更新用地的详细资料。此外,申请人须取得相关决策局政策上的支持,如得到政策局的支持,只会收取象征式租金,否则一般而言,均会收取十足市值租金。
中西区有15幅土地可短租
根据地政总署公开的资料,连同空置校舍在内,现时本港有869幅可供申请的短租地,并散落于各区,新界的短租地最多,共有773幅,占整体的89%,当中以元朗区及北区的数量最多,分别有228幅及175幅。
港岛及九龙区则分别有59幅及38幅,油尖旺仅得2幅短租地,一幅位于港铁南昌站附近,另一幅则位于京士柏公园的前方,占地0.14公顷。
值得留意的是,位于黄金地段的中西区亦有15幅短租地,惟部分的面积较小,如位于上环西消防街的政府土地,面积只有85平方呎。
本土研究社:应进一步鼓励市民善用
率先披露全港短租地数量的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表示,地政总署愿意迅速公开短租地的资讯,可谓“民间成功争取”的结果。不过,他认为署方今次仅公开可供申请的短租地,是“挤牙膏式”的做法,促请尽快公布其余已出租的短租地资料。
此外,他认为地政总署仍沿用既有申请的做法,包括申请人要获政策局的支持才可申请,变相未有鼓励普通市民善用这些闲置土地,“最终可能得物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