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选分析】伍凯欣险胜靠个人深耕 蔡子强:吕锦强败在建制味浓

撰文: 庄恭南
出版:更新:

中西区区议会昨日(26日)进行补选,其中在东华选区,伍凯欣最终以125票险胜,民主党连续两届失落该区议席后,最终收复失地。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伍凯欣前两次出战中西区区选均告失利,是次第三度参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对民主党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不过他又指,选民在区选投票时,重视候选人地区工作多于政党立场,相信伍凯欣此役取胜,主要得益于她个人因素。而单一选区的胜负,亦难以反映市民支持民主党的程度是否有所提升。

伍凯欣(左)为民主党重夺失落两届的东华选区议席。(郑子峰摄)

东华选区2011年之前一直是由民主党党员担任议员,惟在最近两届区选,民建联萧嘉怡均击败民主党在该区历任三届的前区议员何俊麒。蔡子强形容,民主党在东华补选中取胜,是收复失地,而伍凯欣此前亦曾出战中西区落败,经历屡败屡战后今次获胜,相信能够大大鼓舞民主党士气。不过他又指,选民在区选中较重视候选人地区工作,而伍凯欣正正在该区扎根多年,这场胜利未必能够反映民主党整体的民望走向。

对于此次伍凯欣获胜的原因,蔡子强分析指,根基往绩,因有区议员加入政府造成议席悬空的补选,原区议员所属的派别在补选中通常会被质疑是离弃选民,因而处于劣势。他以2010年薄扶林补选中司马文胜出为例解释,当时汇贤智库陈岳鹏因出任特首办特别助理而辞去区议员职务,而与陈同属汇贤智库的刘应东,则在补选中以近400票之差不敌司马文。

蔡子强表示,伍凯欣屡败屡战之下,终在此次东华补选取胜,同时亦为民主党收复失地,为该党带来鼓舞士气的作用。(资料图片)

蔡子强又指,虽然此次民建联已吸取经验,在萧嘉怡出任政务司司长政助后有所避忌,为免被选民扣分而不再派出党员参选,但报称独立的吕锦强,仍获包括曾钰成及叶刘淑仪在内建制派人士公开支持,感观上难以完全撇清建制派印象。而吕锦强的建制派色彩,难免令选民联想到同属建制派,辞职加入政府的萧嘉怡,选情上自然不利。

此外,蔡子强也认为,泛民与建制派在东华区,历届互有胜负,虽然萧嘉怡在最近两届区选中力克自1999年起,连胜三届的民主党何俊麒,但近两届双方得票差距仅有200至300票,建制派在东华本就没有显著优势。

而据过往区选观察,在区内长期扎根,屡败屡战的候选人通常能令选民有更深刻印象,服务当区时间越长,在选举时越有优势。虽然伍凯欣是在该次补选才转战东华,但他前两届区选,亦在同为中西区的水街和坚摩参选,在中西区有长期服务,相信选民对她在区内的服务并不陌生,加上伍凯欣本身家住东华选区,选民对她较为熟悉,对她吸纳选票有很大帮助。

蔡子强认为,泛民与建制派在东华区,历届互有胜负,建制派在东华本就没有显著优势。(郑子峰摄)

同时,东华区在全港范围内,居民平均教育程度、收入都属较高,长者数目亦较少,属中产选区,建制派铁票相信对选情影响不大,泛民在该区的选战较为易打,加上候选人个人背景和经验优势,优势自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