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拟拆40年历史大学会堂 许冠杰、梅艳芳也曾踏足
浸会大学校董会最近通过“10年策略计划”,其中将会分阶段拆除善衡校园(旧校),其中包括有近40年历史、“歌神”许冠杰、梅艳芳等70、80年代的知名歌星亦曾踏足的浸大地标大学会堂(AC Hall),以兴建教学和科研大楼。浸大教职员工会主席黄伟国表示,料两至三年后才分阶段拆卸,但校方仍希望提供一个地方与社区联系,估计大学会堂将会重建。
浸会大学推出“10年策略计划”,预料将于2023年前动工重建善衡校园(旧校),浸大教职员工会主席黄伟国表示,旧校现完成某部分的维修,估计不会一年内便拆卸,料两至三年后才分阶段拆卸重建,其中包括浸大地标、举行毕业礼与众多表演的大学会堂(AC Hall),但由于校方希望仍提供一个地方与社区联系,因此会将AC Hall重建。
黄伟国表示,现时浸大的校园空间难以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相比,教授需共用办公室,而实验室等只有约1000呎的空间,难以进行大型研究,他认为有实际需要重建校院。
浸大新闻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则关注,一旦开展10年重建计划,学生的学习环境会否受到影响,主因一直使用的教学设施突停用,如何安置学生成为一大疑问,他认为校方应在过渡期安排上开诚布公,以免学生要“牺牲10年”。
香港浸会大学前身香港浸会书院的第一任校长林子丰,在1970年捐出50万元用于兴建会堂,以举行学校各类型的典礼,由香港著名建筑师甘铭(Eric Cumine)负责这项建筑工程。
然而,林子丰在1971年、工程展开前逝世,校方为表扬他的贡献,决定扩大礼堂的规模,兴建林子丰博士纪念大楼;并且希望会堂能够成为大学和邻近社区的文化中心和联系。
于1978年启用的大学会堂当年可谓星光熠熠,当时红馆仍未落成,大学会堂成为当年本地其中一个主要的艺术表演场地,《欢乐今宵》亦曾于大专会堂举行现场直播,甚至“歌神”许冠杰、梅艳芳、Beyond、邓丽君等70、80年代的歌星亦曾踏上会堂的舞台,随著香港浸会学院于1994年升格为香港浸会大学,大专会堂改名为大学会堂至今,现时可容纳1,346观众,成为中小学音乐会、古典音乐会、讲座等举行的场地。
浸大回复《香港01》查询表示,大学现正进行重建善衡校园的规划,各所教学大楼及相关设施和大学会堂会在不同时段拆卸及重置,但未能落实重建工程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