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报告】进口蔬果抽验不足、化验时间长、标准过时 食环挨轰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申诉专员公署今日发表主动调查报告,批评食物及环境卫生署对进口蔬果监管不力,指出负责内地陆路入口的文锦渡办事处检查时过于松懈,令蔬菜可以轻易避过检测,海路及空运进口的抽验亦不足够。蔬果运往政府化验所至得出结果,需时19日欠理想,同批次或已大量出售。另外,本地普遍食用蔬果仍然未有明确标准规管,部分规管条例更是20年未有更新,严重过时。公署敦促食环署增加抽验,并加强对蔬果的规管。

现时由内地进口的水果经文锦渡办事处检测,申诉专员公署今日(13日)发表主动调查报告,发现外判工人只从货车储物柜近柜门的数箱蔬菜作检测,过于松懈。对海路进口的蔬果,更是大部分都未有受到检测就流入市面,情况有欠理想。公署认为,应在批发市场多抽检由海路进口蔬果,以弥补不足。

另外,政府化验所的化验时间过长,一般都需要19工作天才能得出结果,但同一批次的蔬果已经可能在市面出售,公署认为食环署应与政府化验所商讨,加快抽检速度。

申诉专员刘燕卿批评食环境署对进口蔬果监管不力。(钟伟德摄)

《金属杂质规例》过时宽松20年来未有更新

法例层面方面,部分普遍的蔬菜仍未受明确标准规管,例如莲藕和豆芽,因未在《除害剂残余规例》附表一订明最好残余限量,未有明文规管。公署认为应该扩阔条例的监管范围,让公众有更加明确的安全标准。《金属杂质规例》20年来未有更新,例如国际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建议蔬菜中的铅含量应限于每公斤0.3毫克,但香港法例则是每公斤6毫克,比法典会的标准宽松20倍。

申诉专员刘燕卿指,目前本港蔬菜进口分海、陆、空三路进口,陆路及空运入口后都会先经抽验,但海路则直接进口,现时未有恒常抽检,要待批发市场办事处统一检验,比其余途径少一层把关,直斥“有不足之处”。现时有近5成蔬菜及8成水果经海路入口,申诉专员刘燕卿认为,海路进口蔬果欠缺“上层检验”,政府应加强巡查。公署亦敦促食环署加强文锦渡的抽检,保障市民安全。

刘燕卿指,现时蔬果样本检验需时,食环署应在可行情况下,减少运输上所耗费的时间,尽快将样本运送至政府化验所安排化验,亦可和化验所商讨是否可增加人手,加快检验速度。至于本港对食物中金属杂质的规例20年来都未有更新,刘指情况极不理想,建议尽快落实修订相关条例,加强保障。

申诉专员刘燕卿今日发表有关“食物环境卫生署对进口蔬果安全的监控制度”的主动调查结果。(申诉署图片))

议员促加强在零售点抽查蔬果

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回应表示,对于当局未有全面检验进口蔬果,令有问题的蔬果轻易逃避检测,感到遗憾,质疑内地早于2009年已就食安立法,派员到源头进行检测,但港府迟迟未有相关行动。

至于蔬果运往政府化验所至得出结果,需时19日,郭家麒批评等候时间过长,蔬果可能已被食用,建议政府可聘请私人中心协助检验。郭又认为,进口蔬果可能是大量除害剂及重金属来源,属高风险食品,促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在零售点抽查蔬果。

食安中心回应表示,同意公署的意见及建议,并已落实部分建议,同时会积极研究报告中的其他建议。中心又指,食环署人员在文锦渡办事处从菜车抽取蔬菜作检查和检测时,会随机抽样;除了抽取近货车门的蔬菜外,亦有按需要利用升降台抽取放置于货车较高及较后的蔬菜,食环署已加强从进口商货仓中抽验海路进口的水果样本,亦会加强从批发市场抽取水果样本,并会尽可能缩短运送蔬果样本到政府化验所的时间。 至于修订金属杂质规例,中心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公众咨询,正考虑收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