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推血糖手机APP 提醒病人准时笃手指 制血糖水平图表

撰文: 文雪萍
出版:更新: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本港每10个人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而二型糖尿病患者更占整体患者的90%,这类型的“糖友”须透过家居血糖监察,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调整饮食习惯来控制身体血糖水平。医院管理局于上月(10月)推出“糖讯通”的手机应用程式App,糖尿病患者不仅可透过程式记录个人血糖水平,提醒病人定时“笃手指”,程式更具分析血糖报告功能,如血糖分布图等,让“糖友”更容易掌握身体情况。

黄渭湘称,不少病人常忘带纪录血糖水平的“簿仔”,使医护人员无从得知他日常的身体状况,有碍治疗。(文雪萍摄)

患者使用坊间的应用程式 有私稳外泄风险

糖尿病是香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北区医院内科部副顾问医生黄渭湘表示,过往糖尿病患者须用“簿仔”来纪录平日身体血糖水平,覆诊时以便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法及药物分量;惟不少病人常忘带“簿仔”,使医护人员无从得知他日常的身体状况,有碍治疗。

黄续称,虽然坊间有五花百门的纪录血糖水平应用程式,但纪录方法及程式设计不一,不仅使医护人员使用时须重新适应,亦担心病人的私隐资料有机会外泄,“因为唔知道外面嘅公司,会唔会透过应用程式收集病人嘅私人资料,会有私稳外泄嘅风险”。

过往糖尿病患者须用“簿仔”来纪录平日身体血糖水平。(文雪萍摄)
程式具分析血糖报告功能,如血糖分布图等,让“糖友”更容易掌握身体情况。(糖讯通App截图)

病人:目前可以估计到自己几耐可食一次自助餐

患有二型糖尿病6年的黄先生亦称,过往用纸笔来纪录身体血糖水平,不具分析功能,使他难以评估个人身体情况,调节饮食,更打趣称:“无得分析唔知自己平均每日可摄取嘅糖分有几多,几耐可以食一次大餐。”他笑指,现时以手机应用程式代替“簿仔”,更可截图与家人分享自己的身体状况。

黄渭湘指,有研究显示,倘病人持续有系统地纪录自己的血糖状况,如平均一周内3次家居血糖监察,一年后该名患者的血液内糖化血红素水平下降了0.12%。他解释指,因病人有系统的透过“笃手指”的方式监察血糖,有效掌握个人身体状况及调整饮食,使病情得以改善,又指目前“糖讯通”的手机应用程式已逾3,000个下载,冀未来可推广至其他医院联网的病人广泛使用。

程式具分析血糖报告功能,如血糖分布图等,让“糖友”更容易掌握身体情况。(糖讯通App截图)
黄先生(蓝衫者)笑指,现时以手机应用程式代替“簿仔”,更可截图与家人分享自己的身体状况。(文雪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