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竞投】最大快餐档成交价跌四成 真实反映市道气氛极惨淡?
2018年维园年宵摊档昨日(6日)开始公开竞投,最大快餐档位的成交价格比去年大跌,录得39%至65%的跌幅,成交价回落至2013年约54万元成交的水平。虽然快餐档成交价大跌,但有经济学者分析指,未必与经济环境有关,或与本港的营商模式以及市民消费模式转变有关。
维园年宵摊位将于下年2月10日至16日举行,昨起一连三日在湾仔伊利沙白体育馆进行公开摊位竞投,首日率先竞投3个快餐档及180个湿货摊位。去年维园最大快餐档(快餐档A)由会所1号(ClubONE)连续第4年投得,以破天荒高价82万元成交,至于近天后的快餐档B,则以55.3万,属十年来新高。至于180个湿货摊位,竞投仍然炽热,全港最高成交价为8.75万元,由去年8.32万元高出4,300元,共7个摊位的成交价超过7万。
3个快餐档下跌四成至六成半不过随著会所1号今年未有加入战团,天价成交的场面亦不再。快餐档A最终经六口价,以50万元成交,比去年减少32万元,跌幅达39%,成交价更是自2013年以来最低;在快餐档B及C均以底价19.6万元成交,对比去年下跌65%及44%。过往维园年宵竞投被视为反映市道的“经济寒暑表”,3个快餐档今年成交价齐齐下跌,是否意味著本港经济不佳?翻查过去数字,虽然本年成交价比去年大跌,但事实上,价格只是回落至4年前的水平(见表)。事实上,自2013年会所1号参与竞投开始,成交价一直高企,由2013年54万,一度跃升至去年的“天价”82万。会所1号集团总经理苏玉屏接受《香港01》访问时解释,不竞投摊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手问题,与财政无关。她补充,因集团正发展沙田“明星海鲜舫”项目,同时须维持旗下17间分店的运作,在各项因素下,导致人手紧拙,因而决定缺席本年年宵:“今年要全情投入(沙田海鲜舫)项目,希望做到最好!”
学者:明年经济仍向好对于快餐档的成交价下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认为,今年快餐档的成交价格比去年下跌未必与经济不景有关,因今年中期开始,本港经济出现反弹,楼价上升、股市交投活跃,“睇唔到经济有下行趋势。”他认为成交价下调,主要是由于竞争者减少,摊位价格自然不会被抢高,“部分人可能觉得唔太赚钱,一个档位82万元,要卖几多粒鱼蛋先够。”树仁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副系主任袁伟基则估计,摊档成交价下跌代表市民消费模式的转变。他解释,目前港人已习惯网购消费模式,在网购盛行的情况下,有机会导致市民消费习惯转变,继而造成营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高消费力市民大部分出外旅行,导致商户未必愿意投放资金在年宵这类传统消费模式之上,尤其会导致干货摊位的成交价下跌:“上淘宝都已经买到干货,点解要去档口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