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童悲歌】4个儿童1个贫穷 政策被批无愿景、零碎

撰文: 黄雅盈
出版:更新:

本港贫富悬殊的情况严重,贫穷儿童生活更是十分艰难。今届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虽提出多项改善贫穷儿童状况的政策,不过仍有儿童和家长昨日(4日)在立法会公听会上控诉连参与学校活动的余钱都没有。有议员批评现届政府的扶助贫穷儿童政策零碎,根本没有解决真正导致贫穷的结构性问题。

何承熹年仅5岁,出席立法会道出“我的志愿”,但志愿背后却是贫穷悲歌。(立法会直播截图)

本港现时的贫穷人口数以百万计,根据2015年的数字,本港约23.2万名儿童生活在贫穷线,贫穷率高达23.5%,即差不多每4个儿童,就有1名是贫穷儿童;早前圣雅各福群会委托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调查指,有40.7%受访儿童表示,家中没有适合温书及做功课的地方,有5.7%甚至一日无法吃足三餐。调查亦提到,贫穷儿童如果能接受食物援助及地区支援等措施,其贫乏情况、生活质素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改善。

徐英伟又指出,政府又将会于儿童发展基金注资3亿元,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金钱以外,例如教导储钱、生涯规划等重要支援。(资料图片)

劳福局副局长:施政报告已加大资助

种种证据显示本港贫穷儿童问题仍有待改善。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徐英伟指,政府过去5年港府在社会福利开支上增加了超过七成,由400亿元至今年度的733亿元,亦推出了“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今年施政报告亦加大资助金额等优化内容。

他又提到,政府将会在“儿童发展基金”注资3亿元,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金钱以外,例如教导储钱、生涯规划等重要支援,亦会透过关爱基金发挥“补漏拾遗”的功能,向基层家庭提供租金津贴、食物援助等会继续运作,明年中会成立儿童事务委会,并在下学年向“携手扶弱基金”注资4亿元,其中2亿元主要用于推行课余活动及支援项目。

张超雄:政府缺乏针对性政策

政府貌似在解决儿童大花心力,但昨(4日)举行的儿童权利小组委员会中,有不少儿童和关注团体都认为政府支援不足。一位5岁、头戴工程师帽的小朋友在会上道出“我的志愿”,期望长大后成为工程师,能建楼给父母住,充满童真的梦想,背后却是现实生活的残酷:一家三口只居于150呎的房间内,“妈妈同我训床头,爸爸训床尾”成为推动他追逐梦想的原因。

该会主席张超雄在会后表示,政府推出了各种扶助贫穷儿童的政策,可惜的是政府零碎又无针对性,他举例指单亲家庭、领取综援家庭、新来港家庭,甚至是难民家庭都未能完全受惠于该政策;他认为,政府应就此订立愿景,例如5年内要将贫穷儿童数字减半等,以推出一些更具体和针对性的政策,真正帮助贫穷儿童。

中大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黄洪则指,本港的贫穷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他指儿童终有一日会长大,但政府在青年层面只着眼于解决置业问题,贫穷问题却一直存在;他认为政府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要发展多元的产业,不要在单一发展金融,令儿童见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