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博士生研发首架港产无人车 专家认香港技术发展相对较迟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宣布,设立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并由她亲自率领,锐意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在政府越趋强调创新科技之际,科大机器人研究院今日(30日)宣布,由学院教授及8名博士生组成的团队,成功研发首部港产无人驾驶高尔夫球车,其特点主要是低造价、组装时间短、只需单一电脑驱动等。科大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煜认为,香港在无人车方面的发展是“晚了一点”,但强调现时开始有政策方面配合:“现在是香港做科研最好的时候。”
由科大机器人研究院助理教授刘明,以及8名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博士生组成的团队,在本年8月开始进行研发无人驾驶高尔夫球车,在10月则开始组装不同模组,花了数星期时间,便已完成原型车的相关组装程序。
在运作方面,原型车的最高时速可逹每小时20公里,经过2小时至3小时充满电量后,便可行走40至60公里,车辆亦可于不同斜坡行走。然而,目前该高尔夫球车的设计,是用作行走特定路线和定点停泊,即需要事先由人手驾驶,行走一次经规划的特定路线,让车辆熟习路段的环境,随后车辆才能在无人驾驶的模式下运行。
未有计划将技术作商业用途刘明今日(30日)接受访问时指出,相关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科大,车辆造价约为13万至14万港元,当中6万至7万元是车身费用,另外7万元则是2D及3D感应器费用,所有元件均是购自中国内地。
他又表示,该车的主要特点是造价低,而组装时间短,而且只需一部电脑和中央处理器便能驱动,成为此港产无人车的主要优势。
虽然该无人车现时已在特定科大校园路面范围进行“路试”,但刘明指出,目前未有计划将技术化作商业用途,但未来会朝此方向继续发展。
在去年8月,日本已将无人驾驶巴士在公路上营运,对比其他城市,香港无人车的无人车技术是否落后?
刘明认为,香港在发展无人车技术上起步较迟,而发展相关技术是需要政策方面配合。他指出,研究院在2013年时已开始进行研发无人驾驶私家车,但主要的研发场地是在深圳,个中原因便是当地政府有相关政策配合,提供特定场地测试无人车。
他强调,香港路面情况好,驾驶人士相对守规和成熟,事实上十分适宜无人车运作,而港府近年已开始推出支持政策,期望政府能划出特定路段,让无人车能在路面进行实际测试。
另一方面,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煜认为,香港在无人车技术方面的发展是“晚了一点”,但现时社会、政府已有共识推动科研,并举例指林郑月娥亲率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意味政府高层已开始重视科研,他直言:“现在是香港做科研最好的时候……如果不发展(无人车技术),将来只能买别人的技术。”
王煜又举例指,新加坡亦开始引入无人车技术,希望港府能参考其经验,划出一片小区域予无人车试行,他指出在本港的新界河套区,便能提供有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