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0万死难者寻公义 “香港仔”促成加国安省设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将届70岁的王裕佳医生见尽无数痛苦和死别,也不会对尸体陌生,但说到手上那本描述南京大屠杀的书,就如很多人一样都看不落去,“我看十多页已‘顶唔顺’。”这个加拿大“香港仔”立志要为30万死难者寻求公义,上周中终于促成安大略省设立中国以外的全球首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过他仍认为不足,现正筹备在加拿大设立亚太和平纪念馆及教育中心,目的并非要挑起仇恨日本,而是要警惕世人勿让屠杀重演。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当时日本军队的残忍法,愈看愈伤心,同时很伤心,为何人类会如此残忍。我最记得是(书中提及)日军将初生婴儿抛起,用刺刀刺死,怎会有人类这样做,这不是人做的!”
王医生所看的,是已故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著作《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中文译作《被遗亡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书中第四章“恐怖的六星期”,描述30万死难者中一些个案,文字呈现出来的血腥,令人感受到受害者的无助与惶恐。这本书,成为王裕佳推动西方正视日军二战暴行的转捩点。
日军对南京人民施加的凌虐,几乎超过人类所能理解的范围。
犹太人纪念大屠杀生启示
王裕佳于1948年在香港出生,19岁时到加拿大升学并定居。他之所以与推动纪念南京大屠杀扯上关系,是70年代到美国修读医科时,看到宿舍对面的犹太教堂,在每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周,都有大批学生出席活动,了解纳粹德军屠杀600万犹太人的经过,王裕佳于是也跟着去了解,“听纳粹屠杀幸存者讲遭遇、全家如何死剩自己一个。幸存者给我的影响很大,犹太社区动用他们的所有资源,令到世界不会忘记他们的痛苦。”
反观身为华人,“我在香港读的历史,只到1911年。”因为看到犹太人坚持保护他们民族的历史,让王裕佳深受感动。
国民政府弃守首都南京后,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入城,投降的九万国军,连同50万未离开的民众,以为会获善待,怎料日军却拿起屠刀,做尽灭绝人性的杀戮。在前后42日的大屠杀中,遇害人数统计未有结论,少的估计有22.7万人,多则达46万人,现时倾向认为有至少30万人被杀,较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死难人数21万为多;而且有别于大部分原爆死难者是瞬间失去生命,南京的死难者是在恐惧中受尽日军折磨才死去。日本侵华期间,最少1,900万中国人死于战争。
同一时期的亚洲战场,我们没有同样的伤痛(纪念),这令我很震撼,究竟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生命,是否Cheap(卑贱)些、不宝贵?我觉得不公平,公义没有伸张。
在1970年代,他已决心要为被无视的遇难同胞做点事。至1997年,他成立多伦多亚洲二战历史史实维护会(史维会)并担任主席,先争取将亚洲历史带入加拿大的学校,让学生知道二战期间亚洲人的苦难。
不过当地华人社会却对王裕佳的努力反应冷淡,“当地华人会说:过了数十年,还搞来做什么;向前望吧,不要向后看;更加严重是,会问我是否想煽起仇恨、憎恨日本人?”
张纯如著作带来转机
当王裕佳以为暂时无功而还之际,张纯如同年发表《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令事情峰回路转。他忆述指,当年11月,“我看到《Newsweek》的介绍,只是一版纸,但就相信这本书可将历史由被埋没,还原回来。”王医生随即邀请张纯如到加拿大出席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音乐会,2,000本书一下子便卖光。
该书之后连续40多个星期高踞《New York Times》最高销售榜,打破非小说类书籍占据冠军纪录。
让南京大屠杀走入课程
张纯如的著作掀起一股关注战时日军暴行的热潮,但王裕佳认为并未足够。他说全北美、欧洲学校都教授犹太大屠杀及设有教育周,史维会也要推动二战期间亚洲的人祸走进教室。史维会由2004年每年资助和安排20位加拿大高中教师到中国考察,了解二战时日本侵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到2005年安大略省教育厅认可将日军侵华历史列入高中必修课,超过900所中学采用,现时安省学校多达11科都可读到亚洲历史。
安大略省议会当地时间今年10月26日,三读一条不寻常私人草案,是第79条法案《Nanjing Massacre Commemorative Day Act, 2016》,即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当地日裔社区对此虽有分歧,但也有日裔居民一同参与推动79号法案,结果议案获得一致通过。
虽则这一日并非公众假期,但王裕佳认为意义深长。“通过后会写入教科书,学生就会问为何有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教师便要揾资料解答,所以教师都要知。现在学又得、不学又得,总之无人提问就不用去做。”
20年来的行动,王医生再三强调,不是指摘日本,而是指摘人类的弱点、人类的愚昧,因此并非从仇恨日本出发,“而是从人类普世价值观出发,怎样不会再有战争,不希望中国、日本、韩国人民再有战争伤痛,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筹900万加币设纪念馆
王裕佳正积极筹建一座民间纪念馆,目前已购入面积约1.5万平方呎的土地及物业。构思中的这座“亚太和平纪念馆及教育中心”,期望让学生接触证人证言、纪录片及其他资料,令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和苦痛,希望战争不再发生。
兴建纪念馆预计需要900万加元(约5,471万港元)。他估计可在北美筹得500万加元,余下400万加元则计划在亚洲筹款,当中拟推出众筹活动。
王裕佳强调:“我们需要学习这段历史,不是用仇恨眼光去学习,而是用世人眼光、普世教育眼光去学习,这个方向中国未能做得到、香港也未能做得到。中国看待历史还停留在民族主义阶段,仍是在政治控制历史阶段,但希望这次可真正用普世价值、用人类价值去看这段历史。”
上文节录自第84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0月30日),原题为〈 南京大屠杀80周年前夕 加国安省通过设纪念日〉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0月30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4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