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三年社署署长任期 林郑浅谈凑仔经
撰文: 彭毅诗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早在香港电台《香港家书》节目中透露,施政报告当中的“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措施令她感受最深。她忆述照顾其两名年幼儿子的经验,重提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时推动的计划,并再次介绍针对有特殊需要孩子的措施。
林郑月娥在节目初段提及于2000至2003年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期间,在众多服务使用者中,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和其家长最触动她的心。她忆述,当时两个分别6岁和9岁的儿子虽然健康活泼,但偶然不舒服,她也会非常担心。林郑月娥指,两个儿子晚上发高烧的话,她和丈夫都会整天陪伴著他们,她因此可以想像,有残疾小朋友的父母的担忧和劳累。
林太回顾在三年多的署长任期内,推出过为支援伤残人士就业的“创业展才能”社会企业计划,让非政府机构透过政府拨款,成立各类型的社企,为伤残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她指出,今年的施政报告中,社署会在明年将一个特别为支援较高能力自闭青少年,提升社交和就业技能的先导计划常规化,并为服务自闭症人士的资助康复服务单位和前线员工提供专业培训。
在节目中,林郑月娥亦回顾两年多前以政务司司长身分,统筹多个局推出由奖券基金资助的“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安排跨专业团队,到幼稚园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学前康复服务。她形容试验计划有显著成效,之后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分享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由不懂说话、不肯说话,变为和他们一同说故事的那份喜悦。
林郑月娥重申施政报告的承诺,把学前康复服务的轮候时间减至“零”。政府早前承诺会于2018学年起提供7000个恒常名额,她于施政报告指出,有需要时会再增加名额数目,投入较原定的4.6亿元经常开支更多的资源,务求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能透过适时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