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也可扶贫 乐施大使杨峥推公平贸易 助小农自力更生
消费,也可以是扶贫的方法之一!曾到访非洲探访的乐施大使杨峥表示,曾住在“粤语残片才看到”的简陋房间,冲凉水亦带黄色,她体会到惟有帮助贫穷地区的小农自力更生,才是可持续的方法,而购买公平贸易产品则可让小农获取合理回报:“每一个人付出少少,集腋成裘,系可以带来改变。”
过去多年担任乐施大使的杨峥表示,最深刻的片刻是2006年跟随乐施会到非洲赞比亚探访,在约十日的探访期间,杨峥表示,曾住在“粤语残片才看到”、门也关不到的简陋房间,而冲凉水亦是带黄色的。探访过贫穷落后的地区,杨峥意识到按一个制便有灯光,并不是必然;打开水喉有水流出来,是一件何等幸福的事。
要协助穷困的国家,捐钱或许是办法之一,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峥表示,出发前往非洲前,被乐施会告知不用带任何物资,反而期望透过教授当地人新知识与技术,改善他们的生活,直言:“我觉得佢哋个视野好远、好濶,真系帮人自力更生,好过给予一些短期的物质帮助,当然系有需要,但前者是长远、可持续发展。”
公平贸易是“授人以渔”的方法之一,帮助小农以合理价钱卖出其农作物,助其自力更生,而部分收入会投放于当地社区展基金,农民自行决定,投放到改善社会、环境或经济发展的项目。
杨峥直言:“我哋喺香港食餐饭,闲闲地都食几百蚊,但几百蚊已经帮到佢地一个月……养开鱼的,可能系因为鱼苗、水力有改善,而令佢地鱼获丰富咗。可能一些对我们而言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对当地人嚟讲系好大的跃进!”
集腋成裘可带来改变透过购买公平贸易产品,可以帮助小农自力更生,杨峥表示,公平贸易的产品已不只限于咖啡、茶叶、朱古力,在衣、食、住、行不同的生活细节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产品,即使自己买衫亦会留意是否公平贸易:“每一个人付出少少,集腋成裘,系可以带来改变。”
为推动公平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乐施会在中环怡和大厦的二手商店亦已于11月1日转型,提倡良心消费,售卖公平贸易、有机种植、伙伴团体和社企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