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研讨会一连三日 望港人摆脱精神病标签

撰文: 陈芷昕
出版:更新:

本月多宗自杀案,既有学生不敌压力,亦有成年人不堪照顾病母选择同归于尽。港人普遍对“精神病”字眼感觉负面,令不少人即使患病亦不敢求医,港大医学院精神医学系教授陈友凯指出,过去有研究抽样调查6000至7000个港人,发现当中有1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更有三分之一的人并没有因病求医。陈友凯提醒港人需摆脱标签化,令精神健康话题再非香港人禁忌。

顾眷患者基金会将与香港精神科学院合办研讨会。图右为港大医学院精神医学系教授陈友凯。(陈芷昕摄)

香港人对精神病感觉负面,面对近日多宗学生自杀,过去的港铁纵火事件,更令人对精神病患者避之则吉,并可能标签做一些极端事件的人为精神病病人的行为,随时令病人不敢求医,令病情恶化。陈友凯2003年做的研究显示,6000至7000人当中有15%的人患有精神病,当中有约3%的人患严重精神病,而15%的精神病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未有求医。

陈友凯又指,不少人接触精神病的途径是透过传媒报道,而报道中大部分是关于精神病患者的负面行为,导致港人把精神病标签化,不论是对患者或社会亦造成不良影响。顾眷患者基金会及香港精神科学院合办“香港精神健康研讨会”,11月3至5日举行,望改变港人对精神健康态度的重要动力,如欲查看更有讯息,可查阅http://hkmentalhealthconfere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