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名宿回顾展 “长人”刘添现身 望本地新血“争气”入港队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香港足球历来人才辈出,50至80年代更是百花齐放的黄金一代。有团体举办球坛回顾展,介绍张子岱、黄文伟及钟楚维三位球坛名宿。展览首天,芸芸参观者中,一位身材高大、精神奕奕的伯伯在一张照片前驻足观看,一问之下,原来是九巴、愉园名宿——“长人”刘添,他更是58年亚运,中华民国队勇夺金牌的其中一员。

刘添和自己当年效力愉园时的照片“合照”。(甄挺良摄)

先后效力九巴、愉园 58年夺亚运金牌

刘添早在50年代已经出道,司职中坚,以出脚准、头槌出色见称,58年亚运,曾与姚卓然、黄志强、林尚义等名将,代表中华民国勇夺金牌,亦曾出征其他国际赛,“亚洲杯、亚运都有踢过”,更担任过球队副队长。在球会方面,他先效力九巴,其后于60年代转会愉园,退役前转战电讯足球队,“半踢半教”在球坛继续贡献。面对展览中自己当年在球场上的英姿,刘添笑言“隔咗咁耐我连𠮶阵时自己个样都唔系好记得啦”,但就清楚记得曾和今次展览的“主角”们并肩作战:“有啲拍过档,有啲直情睇住佢大”。

是次展覧的主角分别为张子岱、黄文伟及钟楚维。名气最大的张子岱踢前锋,当年和刘添“一前一后”,事隔多年,刘仍然对张子岱球场上的表现历历在目,“佢脚法好好,系技术型球员”,“有时直情觉得佢有波在脚仲快过就咁跑”。而黄文伟就在16岁左右已经成名,“佢喺中场侧翼,输送好好,出波靓”,经常造成威胁。至于钟楚维就在他即将退役时的“学生”之一,当年刘添已经“半收山”,但仍然宝刀未老,不时在训练时和钟楚维加操头槌,训练顶上功夫。

望球队做好青训提升实力

刘添忆述,当年社会非常关注本地球坛,劲旅对决如“南巴大战”更是全城盛事,“大球场成日爆满,球员踢得好真系好似明星咁”。面对近年球坛气氛不复当年,香港队的实力亦和亚洲其他地区愈来愈远,刘直言:“我都希望可以搞得好,希望大家都努力啲”。刘认为,要促进本地球坛发展,“首先要做好青训,有球场畀后生仔踢波”。另外,他又希望本地球员“争气”,提升实力,“唔好成队波都系外援,要有本土新血先得”。

事实上,今日展览中,亦有年轻球员前来捧场。效力南华“U16”青年军的Leo及Leighton不约而同表示,今次展出的名宿是年轻球员榜样。Leighton指自己对本地球坛名宿非常感兴趣,但碍于只能透过文字了解,“如果有多啲片睇就好啦,可以学下佢哋踢法。”他们均表示,未来会专注训练,“希望可以踢到好似佢哋咁好”。

南华青年军Leighton(左)及Leo认为球坛名宿是新一代球员的榜样。(甄挺良摄)

由林大辉慈善基金筹办的《一岱伟大钟锋 缔造光辉岁月》展期由今日开始,第一站是香港文化中心。其后会陆续到本港其余21个场地展出。展品除了有三位名宿的介绍展板、照片,亦有当年的球衣、球鞋等展品,介绍三位名宿职业生涯的高低起跌。